電影像是小說的註解,從這一角度看,有許多幫助理解或是加入導演內心看法的部份值得細究。畢竟電影通過除了文字以外的圖像和音樂來表達一些事物,例如文中各處提到的畫,如果只是文字描述,定不如畫面來得生動。所以,這部電影更像是導演自己對這部小說的心得體會。

片頭音樂Schubert-的意涵
Kant美學中的sublime,一如三島由紀夫筆下的金閣寺,是一種無限的存在。而一旦有限的人妄圖追求無限的東西,由於這種固有的矛盾性,必然是死路一條。
那麼,有限的人為何會有追求無限的東西的傾向呢?畢竟這種追求之路往往是痛苦的。
可是,若心中沒有那份對sublime的執念又當真好過嗎?
大庭葉藏便是如此,因為天生缺乏對某些東西的感受能力,他在人生中找不到能夠為之如夸父逐日般執著之物,那種深深的絕望猶如不盡的黑洞,因而他感到自己“被上帝遺棄”,“喪失了生而為人”的資格。
而舒伯特的這首聖母頌所表達的意涵,雖蘊含了幸福希望痛苦和困惑等一切世間的情感,但它所呈現出來的方向,仍是“在路上”。人追求無限的意涵是在於那個過程,過程是無線的。因為太陽始終在哪裡不可得到,所以這種不可得到也是一種莫大的安全感。如果一切目標都可以得到,得到之後便是一片虛無。
而大庭葉藏,作為一個對“世間”種種都無法感知的人,他甚至無法踏上那條逐日的路。也許有人會在此迷失、死亡、瘋掉,而他竟然連走上這條“世間”路 的資格都沒有。
在這樣的對比下,舒伯特的聖母頌,以及人對無限的追逐,便從悲壯變向壯美。在逐日的過程中痛苦又如何呢?沒有sublime可追逐,沒有亙古不變的太陽照耀的土地才是徹頭徹底的黑暗和深入骨髓寒冷,一如大庭葉藏的世界。

解構主義、虛無主義與畫家
大庭葉藏是個怎樣的人呢?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他對於世間物的“無情”,是因為他把一切都解構了。而這種解構,並非故意,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
一如文本開頭寫道,大庭葉藏少時經常住院,(由於常盯著身邊的事物看),枕頭不再是枕頭,棉被也不再是棉被。這便是視覺上的解構。往深處延伸的這種能力對於一個畫家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電影中有個橋段,男主凝視著餅乾,突然餅乾變得很“奇怪”,而對比之下說著畫家荒謬可笑的男管家則像吃餅乾一樣若無其事的吃掉了餅乾。餅乾上的芝麻先開始是遊動的,緊接著突然定格,成為了真正的(世俗的)餅乾。
何謂文本中反覆提到的“世間”呢?便是世人所認為的一件事物應該呈現的樣子,解構便解構的是“世間”的模樣。畢竟,事物的本質並不存在。
一如電影中的餅乾橋段,世人心中的餅乾已經是那樣,吃掉便好,它的樣子它的形態都無需太多思考,或是說當你看它時,你的腦海中自動浮現出它被世俗(日常、習慣)建構的樣子,而你並沒有去看它究竟是什麼樣子。而大庭葉藏在看它時,是有在看“它”,而不是草草停留在世俗建構的觀念里。因而芝麻在流動,其實暗含著事物本質的不存在與無限性。
文本中提到“畫家的原始秘訣是:絲毫不為別人的看法所左右”。黑格爾的美學認為,藝術創造是一種對外在世界依據內心投射的表達,因而每件作品,便是一個個鮮活的,不受世俗桎梏的靈動的人的表達。畫家正是如此,他們一定看到了事物另外的不同於日常的“本質”,並把它表現出來,成為自身的表達與投射,把這個渾濁複雜的世界“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但是生而為人,總是要尋找一種本質依附它生存下去,否則也許會落入虛無主義的慘澹中。文本中開始反覆提到的漂浮感,大庭葉藏說自己像一片羽毛,便是一種沒有找到一種本質可以依附的虛無感。因為生而為人,總是要決定依照一種本質生存下去(儘管本質從某種角度上說不存在),否則就會落入虛無主義的慘澹中。


掘木與葉藏——“豬”與人
掘木與葉藏有很多共同點:對自己心靈都通透直視的坦誠,不囿於世俗(對妓女、菸酒的直率);以及心中沒有需要去追逐的sublime。這兩點讓葉藏最初願意和掘木走在一起,并覺得很舒服。但是後來,葉藏又開始對掘木有發自內心的鄙夷,這是因為他們只是貌似相同,他們的根本是不同的。
同樣沒有可追逐之物,葉藏覺得“恥辱”,而掘木卻過得舒坦到不可思議,這便是不同。同樣是內圍廝混,葉藏會因為在一個個不同的女人身上都“找”不到“歸宿”而流淚、迷惘和痛苦,而掘木絕不會如此,他只是純粹“玩“女人而已。葉藏覺得難過是因為,雖然他因為自身的原因沒找到那種東西,但是他心中還是有在努力尋找那種東西,而掘木心中根本就沒有“找”這種東西。
這便是他們根本的不同,“豬”與人的不同。
會笑的豬和痛苦人,該如何選擇?這個問題沒法回答,因為生而為某種樣子的人,是無法被選擇的事情。生而為人一定痛苦,豬才不痛苦呢。


女人、女人的愛情
“所有的女人都是懷著怎樣的心情或者的呢?”大庭葉藏沒有辦法理解女人,女人的那些如風乍起幻滅不變的情緒,敏感在他看來都無法理解。在電影中,大庭葉藏和表姐相處的一段,表姐的表演非常造作,導演應該是想通過這種手段表示大庭葉藏對女人種種神經質的行為的不解與荒謬。
表姐怎會為一隻蘋果而感動?從女人的角度想,女人多情又敏感,一個蘋果便可以讓身處逆境中的她感動萬分,這種對世間情感細微甚至有點“過頭”的能力,恰是大庭葉藏沒有的,並終生困惑並為之懷疑鬱悶的能力。
電影在處理表妹的時,讓她的一舉一動顯得誇張和做作,哭泣,悲痛,感動,傷懷,都那麼不自然。這正是大庭葉藏的所看到的世界,滿滿的困惑和不理解:女人的淚——感動或是傷懷,都像是外星生物的動作,莫名其妙。
因此他便無法理解“愛情”。
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被解構掉,愛情也不例外。只是這一點在大庭葉藏身上體現的更為可怕,因為他與生俱來具備解構人世間一切所謂的美與善的能力,他一下子就看穿了那躲藏在世俗建構中游動的可能的存在性。
愛情是什麼(至少在本小說中成立)?是盲目,是一串誤解的綜合,是無法看到同一個世界的自以為是的竊喜與耽溺。(一如文中出現的許多個少女,當他們惴惴不安、失魂落魄、小心翼翼、為分秒瑣碎而感動時,大庭葉藏只是更加無限茫然甚至恐懼的望著一切,甚至逃離。然而所謂的少女心,于普羅大眾不亦是如此嗎,畢竟無法同理到感同身受,到理解。少女心不過是少女的自high罷了。男人所“愛”的少女的意涵,與少女所被“愛”的意涵實際上差了十萬八千里。這種層面上講,這種愛豈不荒謬的可笑?)而大庭葉藏的自身屬性把這種盲目和誤解的困惑展現到極致,看著少女嬌羞的寫著情書、殉情,自己卻無法為之所動。
但是,解構一切又有什麽好呢?一如大庭葉藏,無人可傷,也無法感受到幸福與快樂。一如海邊殉情,也絕非完全是惡作劇,也是想看看自己究竟是不是麻木的像個外星人。然而還是失敗了,他又陷入更加深深的迷惘和困惑中。


演員面相
一部好的電影的導演必須具備挑選出複合角色(氣質)的能力,這部作品在大庭葉藏演員的挑選上(尤其是)小演員無意是失敗了。開頭的照片部份,若不是看文本,就會產生完全不知道導演想表達什麽的困惑。
這也是文字的優越性,因為無限的文字可以無盡的去描述一樣事物,詳實的電影畫面則不能。小演員的選角失敗並不能怪導演,因為文中這樣的角色在世間本來就是極為罕見的,他那種特殊的人格特質,讓一個年幼的少年演繹實在強人所難。
至於年長的大庭葉藏,雖有些神態有到,但是總體上還是很無力承載這個角色,單看電影,總覺得是憂鬱少男的憂鬱愛情故事。
裡面的女人們都選的很不錯,不幸女子的哀婉與黯淡的善良、少女的嬌羞與無知、酒店老闆娘相顧無言默默的陪伴……繁子倒是比我想像中不可愛許多。


《人間失格》無疑是天才之作,我想天才的含義便是和“人”——“人”所構建的“世俗”相去甚遠。花了很久閱讀,還有許多細節不甚理解,需加揣摩。



別當我啊T^T

人间失格人間失格(2010)

上映日期:2010-02-20(日本)片长:134分钟

主演:生田斗真 伊势谷友介 寺岛忍 小池荣子 石原里美 坂井真纪  

导演:荒户源次郎 编剧:浦泽义雄/铃木栋也/太宰治 Osamu Dazai

人间失格的影评

cyy1127
cyy1127 • 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