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要聊电影《热烈》,就必须聊聊这部电影的导演大鹏。
草根出身的他是一个热衷于拍小人物的导演。从他的第一部院线电影《煎饼侠》开始,就贯彻着这种励志喜剧路线。
鸡汤,热血,但看多会觉得套路了。
无论从如今豆瓣只有5.8分的处女作《煎饼侠》,还是稍微好一点的《缝纫机乐队》
大鹏总是喜欢拍这种草根的群体,一起努力,然后成功的热血故事。总是喜欢在拼命追求成功的时代中,调动观众的情绪,去熬一碗热腾腾的鸡汤。但是他几乎所有电影,在相似的这种套路下显得鸡贼了,在燃情的时刻也显得刻意了一些。好在,大鹏算是在技术环节弥补了很多缺陷。
曾先森,先聊聊这部电影好的部分。
二
让人感动不难,难的是如何令观众感同身受。
影片自然有不错的部分,大鹏如今对于场面的调度与把控已经极其娴熟,相当自如,张弛有度的音画组合,沉浸感十足的街舞氛围,令这部国内少见的街舞电影在大银幕上焕发光芒。
人物的设置和两位主演黄渤与王一博的表演也很到位。
黄渤演活了一个失意中年人的无奈与坚持,这个形象与黄渤近些年的大银幕形象是有类似的。
这个角色,似乎有《心花路放》和去年《外太空的莫扎特》的人物影子在里面。
他眼里有光,嘴里有活,逢事四处逢源,像极年轻时四处走穴又陪酒又赔笑的自己。在影片的后半段,黄渤饰演的街舞老炮儿丁雷狂飙演技,在抹泪喝酒的同时,演出了角色的无奈和纠结,是影片中少有的真正令曾先森动情的时刻。
另一个主演王一博也有进步,曾先森认为这个角色甚至是为王一博量身定制的。这是一个比他在《无名》里好得太多的角色。
角色陈烁与王一博之间有很多鲜活的共性,王一博演了一回自己。
现实中,初一时他看到电视播出街舞比赛,开始学习舞蹈,并逐渐发现自己在肢体方面的天赋。之后,他还真的因此成为练习生,并进入娱乐圈。
所以,王一博基本复刻了一回童年时沉默寡言的自己,靠着肢体语言一路演到底,演活了人物,必须表扬一下。
但是这里的好,只是演员的能力的好,或者说导演大鹏选择上的讨巧,并不能进一步为故事增添更好的助力。
如何令观众真正感同身受,必须让人物有疼痛感。
可惜,影片并没有做到。
我们看不到卖艺少年陈烁真正的痛苦,真实的疼痛。
是的,他父亲早逝,母亲开着一家饭馆加蜡像馆,入不敷出,有时出去兼职唱歌。而他接各种活动的跳舞的活,去洗车场工作。但他的苦,他的难,他的坚持在哪里?
他曾经因为街舞得到过什么,失去过什么,他要靠街舞赢回人生的什么呢?影片实际上并没有更好的发力。在失去和得到之间,缺乏一种真实的情绪去支撑人物的选择,缺乏更多的副线去辅佐人物的塑造。
三
大鹏的电影,是从周星驰擅长表现的主题转化而来的模式。但他比周星驰导演的电影差太多了。
他总是想复制一群屌丝,一伙草根,努力干成功一件事的模式。但这种套路这种鸡汤,被日渐成熟的视听语言掩盖了。
举一个例子,这部影片中,在后半段设置了一个戏剧冲突是搞艺术的人,如何摆脱资本的控制。那场黄渤对王一博一边说出“我不要你了”,一边飙泪的戏码,说的就是个人在艺术再有才能,在钱面前只枚可有可无的棋子的细节和《缝纫机乐队》中,面对资本的强拆是否妥协一模一样。
这也是大鹏拍得最不好的地方,连泪点都早就计算好了。
大鹏的电影像周星驰的电影,但比起后者,他故事里的人物没有真实剧烈的疼痛,没有低到尘埃的坚持,没有被人嘲笑的梦想,没有感同身受的悲情。
这些东西是什么呢?是《少林足球》中一次又一次被无情痛打,却继续唱歌的大师兄和五师兄;是《喜剧之王》里被场务丢完西瓜皮,踩中跌倒后,仍被不停辱骂的尹天仇。
四
不可否认的事情是,《热烈》在演员表演、镜头语言和情感烘托等技术方面是出色的。
但是,在故事的主题渲染、影片的质感提炼等方面,导演大鹏还需要进一步,做好提高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