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堪称苏联伤痕文学。通过这部电影,大体就能窥见苏联的文艺界是个什么样貌,甚至可以预见苏联解体的悲哀结局。在美国好莱坞塑造一个又一个美国英雄的时候,苏联文艺界却推出这么一个倒胃口的故事——里面男主和女主就好像发了情的狗,毫无廉耻!难道这就是苏联红军?这就是苏联人民?影片的前半部充满及时行乐、末日狂欢的思想,而影片的后半部,则是一部《集结号》式的伤痕文学。

为什么我说男主和女主毫无廉耻?

敌军空袭期间,可以说军情如火,可是女主居然在这么一个十万火急的时刻,打电话给空军部队,想要约她根本不认识的空军帅哥出来!窗外还响着防空警报呢!还隐隐听得到炮火声呢!在这种军情紧急的时刻,空军部队接电话的战士还要花时间记录女主的留言!女主脑子里难道只有男人吗?没人反对男欢女爱,但是不是也要讲究个时间和场合?那边空袭呢,你打电话给空军就是为这点破事?

男主就更奇葩了。作为一名红军战士,不求他有什么高尚情操,但是坚持一个普通人的道德标准,恪守一个军人的职责本分,这不过分吧?男主是怎样做的呢?在战争期间,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突发军情,他不枕戈待旦,却答应和一个陌生的女性约会,而且和女主第一次见面就动手动脚,被女主制止了:“你不能亲我!在没有爱情的时候,这样很庸俗!”男主反问:“很庸俗?那你为啥把我拉进屋?为啥打电话约我?”是的,男主真的很油腻,非常庸俗,甚至可以说,他就是抱着约炮的心态出来的。谢天谢地,女主总算还有点正常人的道德观念。

之后,男主在一次战斗中险些牺牲,这顿时激发了女主要及时行乐的思想。男主当晚要值班,但是女主要和他滚床单,起初男主是拒绝的:“我在值班呢,这是战争。”女主让他编个理由逃岗,男主还说“不行,我不能骗人!”看到这里,我还有些许欣慰:你总算还有点红军的自觉。然而剧情的下一秒,男主就打电话给部队,找理由逃岗了!尼玛,现在正是战争呢,作为一个军人,用休假时间约会也就算了,现在居然逃岗跟人滚床单!这样的军人应该枪毙!苏联啊,你就这么描绘你伟大的红军战士?这样的角色也能当主角去刻画?

更为诡异的是影片的镜头语言。苏联创造了很多经典的镜头语言,比如敖德萨长阶,通过镜头语言这种艺术形式,鞭笞丑恶,歌颂光明。然而本片的镜头语言是什么样的呢?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满载着红军战士的列车呼啸驶过,站台的亲人奔走呼号,列车上的红军黑压压的,根本看不清面目,只能听到他们的近乎悲鸣的嘶喊。是的,就是悲鸣,站台上群众的表情充满惊恐,让人不寒而栗,仿佛这是一辆驶向地狱的亡灵列车,而不是雄赳赳气昂昂开赴前线保家卫国的英勇红军。是的,战争注定是有伤亡的,苏联红军慷慨捐躯者的人数更是刷新了战争记录。但是,影片用一种近乎恐怖片的镜头语言去表现开赴前线的苏军,是想表达什么呢?这组镜头,既不肃穆,也不悲壮!除了渲染恐怖,没有任何意义!

电影的后半段开启了伤痕文学模式,男主被俘,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因此他的党籍和一切荣誉都被剥夺了,而且英俊的面容也在战争中毁了。女主未婚生子,在家里也受到排挤。影片展开了低劣的政治控诉:快看,为国家战斗并且付出重大牺牲的空军英雄,竟然遭到这样的对待。看到这里,我其实一点也不可怜他们,我甚至觉得这对狗男女活该!男主无法回答党组织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别人被俘都是被敌人杀害,而唯独男主被俘却能活下来?在被俘期间都干了什么?就连我这个观众,也无法替男主自圆其说。

电影的最后,斯大林去世了。电影用一组“杀人诛心”的镜头来表现斯大林去世。没有任何角色表现出任何悲伤,只是呆呆的发怔。然后镜头开始表现自然景观——曙光和春色!这样的镜头语言真的可以称得上是斯大林坟前跳迪斯科了。旭日从海平面升起,冰河消融,小溪欢快的流淌,江河推动着冰雪重新开始奔涌,千年的坚冰焕然而释,背景音乐也洋溢着幸福……自己国家的领袖去世,竟然是一件如此令人开心的事!然后,玉米晓夫上台,平反冤假错案,给男主恢复了荣誉,影片结束。

看完这部电影,我被苏联文艺界的堕落震惊了,他们塑造的红军形象竟然如此不堪,他们竟然用这样的手法去表现自己国家的伟大战争,他们竟然如此控诉自己的历史,表现斯大林去世的镜头竟然如此恶毒!是什么样的文艺界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作品?苏联有这样的文艺界,难怪这个国家竟然会一朝倾覆。


晴朗的天空Чистое небо(1961)

又名:Clear Heaven

上映日期:1961-05-20片长:110分钟

主演:妮娜·卓别舍瓦 叶甫盖尼·乌尔班斯基 

导演:格利高利·丘赫莱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