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电影就像一篇文章,内容偶有佳句,很难说是一篇好文章,电影的确有不少出彩的地方,但是结合整体来看,亮点太少,缺点太多,实在称不上是一部佳片。罗永昌是我喜欢的港片导演里所剩不多拍电影还留有浓浓港味的导演,而他的电影也大多有不少的噱头吸引观众,可能跟杜琪峰合作太多,风格上总有多少的相似,这也是我喜欢看罗永昌电影一个最大的原因,所以看电影前半段我一度以为这是杜琪峰的电影,只是导演的缺点是掌控不了电影的全局,使得这部电影最终归类为一部不伦不类的“说教片”。
相较于电影的这个译名,我还是喜欢原来的《报应》,但是不管是原名还是译名,电影的内容都没有把这个中心表达的很准确,电影前半段确实称得上精彩,剧情张弛有度,悬疑步步紧追一环扣一环,情节处理的利落干脆,关于“真凶是谁”让观众陷入紧张的猜测之中。只是越往后看故事越乱,情节也是错漏百出,看片过程中一直细心观察各个人物的变化,以为真凶就在其中,而且不是张可颐就是任贤齐,当然,这是杜琪峰的故事,罗永昌的电影一向倾向人文情怀,他的初衷只是想单纯的拍一个绑架案,旨在描写一个受害者家属实施报复的内心戏,但我还是想说,内心戏也少的可怜就说不过去了吧,最后的报复过程给我感觉就是“草草了事”,卢巧音这个包袱抖得又晚又烂又唐突!!在她身上的救赎也是显得刻意,最后看的索然无味,感觉全无。
关于这类报复和自我救赎的电影其实不少见,只是不知道我看的是不是删减版或是被和谐的,总之我觉得看的不过瘾,这类电影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去年的《看见恶魔》,两部电影的主旨是相同的,都是至亲的人被歹徒杀害,从而想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个“血债血偿”,只是,韩国电影在尺度和审核上没有那么严,比较放得开,所以在电影血肉模糊的冲击过后,主角的内心动态自然对比的强烈。关于电影的结局,由于地域不同,所以《迷途追凶》设置的是黄秋生放过了杀害女儿的参与者,并且还救了她,最终抵挡不了内心的谴责,伙同任贤齐一起自首,这是中国人坚守并宣扬的主旋律思想,而《看见恶魔》主角以暴制暴,虽然最后他没有直接杀死对手,但他却用一种最残忍的方法来实施自己最后的报复计划,就是让歹徒的至亲在无知的情况下杀死他并且看着他死去,枪响的一刹那,主角并没有感到报复后的快感,反而恸哭起来,因为他意识到,即使对方死去,自己心爱的人也无法复活,而让另外一家人同样感受自己的痛苦,也不是他最终想要的,良心的谴责则会随着时间慢慢的遮盖过失去亲人的痛苦一直折磨自己。
很显然《迷途追凶》为了迎合内地市场和审查,在剧情上肯定有所让步,抛开结尾不说,单是在前半段就有很多的致命伤,首先开头就用了倒叙的手法讲这个故事,如果前后呼应的好当然不要紧,但就是结尾不成功,所以倒回头来再看开头就有一种多余的感觉,在说黄秋生女儿被绑架的过程,前因后果就没有认真交代,各个线索也都很牵强,追凶过程是很精彩,但没追出个所以然来观众自然会失望,最大的不满意就是黄秋生和任贤齐的关系了,交赎金时为什么偏偏绑匪选那辆车?自己抖出来的问题自己都不交代,最后一起自首时又说开这辆车没好事,上次害任贤齐坐牢,这次又自首,然后也不交待,什么都不交待观众怎么能明白为什么任贤齐愿意死心塌地的替你卖命,就算连杀人都可以啊?更让我捶地吐血的是,绑匪撕票的原因是因为黄秋生对他吼啊!!!!编剧你还能想个更扯的原因吗?
关于最后安插卢巧音这个角色,一是导演想给观众个“惊喜”让这部电影在最后有个反转,另外就是要把“冤冤相报何时了”这个主题升华,虽然惊喜是没有,但是主题升华倒是符合导演一贯的拍片作风,如果是站在这个观点上看,倒也能弥补一些剧情上的缺憾。片中有利用到一些宗教信仰来帮助黄秋生平复内心的纠结,而最后的救赎也是因为卢巧音女儿脖子上的十字架,关于信仰这块不便给出什么样的评论,电影也只是当做一个元素,并没有从这块入手,关于人性的阐述,中国电影的确牵涉到太多的外界因素不敢直白的剖析,我不敢说《看见恶魔》李秉宪的以暴制暴是正确的,也不敢说《迷途追凶》里黄秋生的救赎是经过美化的,每个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怎样看待人性也是不一样的,你看到变态的崔岷植是恶魔,同样的,挥着报复旗帜的李秉宪也是恶魔。

绝望的时候真的需要信仰,但我们都明白信仰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其实,所谓罪恶,所谓救赎,所谓怨恨,时间总会解决一切。

报应報應(2011)

又名:迷途追凶 / Punished / Bou ying

上映日期:2011-07-12(中国大陆) / 2011-05-05(中国香港)片长:94分钟

主演:黄秋生 任贤齐 文咏珊 张可颐 卢巧音 恭硕良 曹查理 林利 

导演:罗永昌 编剧:冯志强 Chi Keung Fung

报应的影评

++
++ • 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