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多喜欢的歌听完就忘了,之后很长时间也不会拾起来听,于是想着写一些有关它们的故事吧,这样日后说不定还能与之重逢。
Luv Letter这首是大学宿舍旁的咖啡书屋经常放的歌,写作业、备考、看闲书的时候都听到过。不过咖啡书屋的轻音乐伴奏放的可多了,这首风格却很特别,所以在网易云里听到一下子就会回想起来。评论第一的人说“这首歌的旋律在诉说着一个平凡的男孩子,追求着根本自己配不上的女神。一直非常的辛苦,女神被男孩的真情实意感动,可惜毕业了,双方因为距离的原因,各自在犹豫着要不要继续,来自父母反对,现实的压力,最后也只能分开。多年以后,大家重聚,可是大家心里对待那段感情都已淡然。”虽然不知道真的假的,好像更多是有感而发,但是却莫名联想到了“孤独”这个词。就像我常常一个人坐在书屋里写字听音乐,网易云的听众也常常在评论里刷这是个孤独患者的聚集地,不冒泡的人更孤独之类的(笑~)孤独未必是被动的选择,像评论第一需要默默疗情伤的,写作业写的头疼需要清醒一下的,被杂七杂八的事缠身需要片刻安宁的,一个人静静地听音乐反而是在为自己充电。
可是总也有不得不孤独的时候,就像美国版纪录片《人生七年》里的高富帅,小时候做为家里的独子,他的朋友是一大堆玩具和一台当时并不普及的家用电脑,因为父母工作出差的关系他不断转学,从日本香港到美国。21岁的时候还是一名医学生的他已经融资千万成立自己的生物科技公司,也和父母一样不断打飞的出差。他从小的梦想就是赚足够多的钱,过自己想过的幸福生活,在普通人眼里,他几乎已经成功了。可是当镜头转向父母为他准备的空无一人的大房子,转向他工作一整天后半夜一个人赶到的清清冷冷的机场时,他说:“当然有时候看到朋友在家做各种想做的事时,一个人回到酒店里的空客房会觉得很孤独,但那是无可奈何的,必须学会要承受。”
许多成功的人多多少少会有点儿冷,实在是奋斗的过程总有需要像狼一样咬牙切齿的韧性才能战胜白眼、挫折和孤独的时候。所以也会有意识到自己“冷”的人回过头来选择减速。纪录片里生活在纽约的三个女孩便是如此,从小在上东区最好的私人学校接受着必须拼命向前跑的教育,她们也足够优秀,各自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和工作领域。但有人抱怨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和学习安排让她觉得自己的青春丢了一些珍贵的东西;有人辞职开车横穿美国,想要离开纽约去农村住,只为找寻人生的意义。和有事业野心的高富帅比,她们都陷入了一种痛苦的迷茫,但我却说不出谁的人生更幸福一些,是做一个铁石心肠的成功人士还是关注日常的平庸凡人?可以确信的是,每个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候,忙碌的身体并不能填补内心的空虚,只会像溃疡一样拖的越久伤口越严重。
所以那些自带小太阳的人真的很厉害。比如DJ Okawari ,只看他的外形会觉得和《Luv Letter》风格完全不搭,可是那并不妨碍他将细腻的情感变化注入到节奏中;比如《人生七年》里的卷头发小哥,父母离婚后,父亲抛弃他们,母亲吸毒,他14岁就要呆在家照顾弟弟妹妹。说怨恨么?自然不可能一点儿也没有,不过他最后还是选择理解母亲,改善弟弟妹妹的生活条件成了他努力工作的首要动力,很真实的励志小哥。

美国人生七年321 Up America(2006)

又名:美版人生七年

上映日期:2006片长:95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克里斯托弗·迪伦·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