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演技很是出色,甚至在开场惊艳过一些老演员(出生戏剧学院的演员也丝毫没把话剧的窠臼带到银幕舞台)。张译的戏路范围突破和牵一发便可动全身的演绎,此类种种造就了荧幕上可观的一笔。纵观全片,宏大的历史主题、史诗式的经典文学改编、冷暖色调(明度降低)的极端美学、城墙瓦片封闭结构的自我致敬……可见老爷子的鸿鹄之志和银幕史上注定留芳的至美画卷。
国师并不是一味重复自己的经典艺能,反而是在影片音乐节奏同曲艺结合、角色演绎——多以面部神情塑造人物(沈腾反而是在重复和代入自己从前的角色,比如:没好气的破口大“骂”,可能也是喜剧的烙印使他很难凸显角色正经和足智多谋一面的反转)、场面调度等方面大做文章。
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冷暖色光的使用和酒桌文化的话语权决斗。在上半篇中,张大、孙均、武义淳因偷拿信纸形成阵营,阴暗房间内一只明亮的红灯笼将主角立场阐明在话语之下,心怀“鬼”胎的张大几乎被阴冷色调的蓝覆盖、孙均是忠心耿耿的红脸、武义淳的中间立场则被红蓝一分为二;下半篇,秦桧的三个部下外加一小兵又为争夺信纸(即主上把柄)各自为谋,将四位分立于酒桌门槛之前,可以看到开始时镜头特意切给三位上将的酒杯,即三位话语权的争夺,“一杯茶、一句话”,而后才是小兵单独的一杯。这里不仅是权利层级的对比蒙太奇,还是两群人不同立场的暗示。关系镜头的排列让我想起《让子弹飞》可终究没有造出那样三角镜头的精彩。当然人物关系也通过长廊的走动——走动的角色、走动的时长、走动的先后顺序加以区分。以及最为人称道的全军复诵《满江红》,都是老谋子很标准的镜头演绎。高中时背诵古文,倒背如流却“不识曲中意”,如今赋予历史名篇深层和完整的一面,自然感动一片观众。
属于谋前辈的美学革新自然也有美中不足之处——余以为在于叙事。或许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中很多文本层面的优秀,如奸诈狡猾和忠肝义胆张大、真假秦桧、善恶张均的反转,在演员的演绎中却没有看出本应更为精彩的演绎。不知是导演对戏骨的尊重还是拍摄时间有限、又或是导演调度的重心不同导致侧重的转移,剧中的演员在我看来或多或少都带有自己从外面带进来的表演风格,唯有张译(可以拿奖的程度)和易烊千玺二人将角色从始至终演活了。另外,满足大众和春节档喜剧氛围的重复冗长铺垫不必赘述。为了新而新、为了反转而反转,最后的反转不够急转直下。没有强化推理痕迹,也没有通过视听句法加以转折暗示,反而是一步步跟着沈腾的引导“出谋划策”,步入他顺利的圈套。此外,主要角色也在决斗中每次将死之际便可将敌手迎刃而解。而其中的部分局限,我甚至认为是当今中国电影技术等其他因素的局限,在极简的美学理念里老谋子已是巅峰造极。
其中关于军营的上传下达,以及我国历来的中央集权制度。我认为是隐藏在冰面下的政治议题,也是导演对这片土地爱之深的发扬和表意。其中无论是秦桧“死到临头”的真身登场、张大何立等典型人物看似是一种冗余,却更像是某种隐喻和讽刺。
另外,片中可见瑶琴这个(几乎是唯一的)主要的女性角色。老谋子尊重了南宋的话语体系,如若出现个传统“女英雄”角色则实在有违历史、也不符合影片父权体制下的争夺。(存在争议。该角色可以有更好的塑造形式)
《满江红》就如同那愈品愈烈的酒,不具说教,却翻涌起中国人民历代流淌的血液。影像的叙事,可谓回味无穷。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古典英雄精神不流于形式弘扬,堪称体制内的经典绝唱。
这次的口碑分化以及后续批评,在于张艺谋作为老导演曾管用的那套传统一脉相承的表达已经满足不了今天年轻一代、更具知识涵养的观众了(对他们来说看惯了 就不足为奇了 开始指责他没有创新了)但从镜头语言能更加准确反映导演态度和风格的角度来看 在今日仍有可圈可点的进步性和历史意义(给普通观众是及格的)。
真正的重场戏应该在于孙均(作为岳家军的“叛变”传承)有能力杀死秦桧却给他留下活口,留下永留世代的《满江红》同时实现对恶臣的惩治,亲眼看着自己朝代的覆灭和晚年被打为奸臣名号、为世人所不齿的命运。而这一结局对电影形成颠覆式的立意就在于凭一人之口实现对全民百姓——上至君臣、下至民众(即唯一一个孩童形象,也是年轻希望的象征,由她来尚不明含义的记诵)(墙里墙外)的教化意义和觉醒意识的弘扬,体现的是满当当的历史责任感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流传、称赞。
我们都知道《满江红》广为流传的由来并不由此,是创作团队的主观想象,他们的目的在于叙事和表意的创造(所以关注点并不是过分纠结于它放在一定历史场域下正确、真实与否/或许也是虚构、幻想痕迹太明显了)。
他没有变,只是观众的审美趣味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