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就我个人而言,剧本比《影》有质量,但是反复布局破局看到后面略有疲态,而且局与局之间也没有很强的一环套一环的关系,更像是走一步看一步,最后还是太红了点。单说说这次的选角。
先说以沈腾为代表的喜剧演员。不知道emo这次是因为演员而定义电影类型为喜剧,还是因为电影为喜剧选用了这些演员,总之在电影为“喜剧”类的情形下,选用一系列以喜剧闻名的演员非常合适,甚至到了沈腾不露脸出现在镜头前观众都想笑的地步。前半部分很多台词与内容,如果不是沈腾说出来的,观众不会认为是喜剧;正是因为是沈腾,他说什么观众都觉得有意思。但是喜剧演员放在正剧类型的电影中,必定有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通过妆容、布景色调、不那么刻意搞笑的台词与动作,再加上张大的角色设定本就是个兵油子,喜剧演员水土不服的问题还是调整的比较好,但是在刘喜和瑶琴死后的两段哭戏里面,看得出来演员的脸与微动作还是有一点僵,而且“搞笑”的刻板形象也让观众会微微跳戏地想:他到底是在故意表演假装还是真的在煽情?
接着说说易烊千玺。说实话,角色前期的暴戾、嗜血还是很入戏的,妆容扮相也足够让观众忘记他是易烊千玺的地步,但是客观来说,孙均这个角色的演绎难度比其他角色稍小一点。没有张大多次哭戏和人前人后的反差,也不需要何立站在那就镇的住人,孙均的转变在影片非常靠后的位置,而且角色身上的坚毅与(略显病态的)偏执太明确了,出场时就属于亦正亦邪的讨生活小角色的位置,导致在其“倒戈”之后,角色变化并不大,演绎难度稍小,不如前半段出彩。
再说说张译这个角色。文官,宰相府总管,口齿伶俐有勇有谋,必须要是最镇得住场的人。张译的身形在戏中衬得比较瘦削,正符合一群武将当中的文人气质,又显得像是一把不显山不露水的尖刀,让影片当中一众武将都忌惮,恰显两宋重文轻武的风气。我认为张译这个老戏骨(我自封的,别杠)的选择是最出彩的,最能把影片从完全喜剧的道路上拽回来。印象很深的是前面一段孙均、张大、武义淳、何立在院子里,孙均和张大在说线索,武义淳在中间冷一句热一句拱火,气氛紧张又搞笑,几个喜剧演员让电影基调宛如脱缰野马般往好笑的方向飞驰而去,但是何立站在一边,不搭话,只是在其他人叙述过程中“呵呵”两句,就这几句台词,让几个武将在一次次冲突升级中一次次冷下来,让气氛维持在剑跋扈张阶段,没让电影主题完全跑掉,还立住了何立捉摸不透的形象。让一个正剧演员压住一众喜剧演员,维持住电影主题,可谓的妙。
最后来说说几个女性演员。张艺谋还是擅长挖掘新人,特别能抓住女性不同的美。桃丫头不用说,还是张艺谋电影中小女孩一贯的纯真自然。绿珠蓝玉和瑶琴相比,更多几分端庄单纯,猜测这种聋哑丫鬟应该是从小时候养起的,没见过什么社会险恶,只要忠心对主,这种形象很符合;瑶琴的选择,我更注意的是她的身材与动作,骨架比较小,在众多男人中更显女儿身的单薄与柔媚,给阳刚添了几分柔和之气,这样的瘦骨却偏偏有烈性,看似不堪一击,实则坚韧异常,这样的对比让她的那句“是不是男人”更有说服力。
总之,选角各有各的亮点,也有不足,但主要还是剧本稍微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