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喧嚣时看,是我一贯的做法,不想被裹挟,失去思考。尽管,自己的思考不高级,也没有资格谈独立。但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用别人代替。
整部电影其实从手段上说,代入感还是不错的。你进入故事不会过于困难和存疑。有没有人想过,启用沈腾、岳云鹏这样的演员,本身就容易构成角色认同的障碍。
小人物的视角也没有错。传诵千古的《满江红》,是千古忠魂,男儿情怀。但这些在冷酷自私的封建统治者眼中,不过是可图利用的工具。
但小人物与宰相秦桧的冲突纠葛却值得细想。我不知道秦桧一生面对多少次刺杀。可能吗?可能,而且是肯定的。没有人活在真空中。一个佣人,一个厨子,一个卫士都有可能。这也是剧本的基础。
为什么会有喜剧色彩?我觉得,一个是喜剧脸演员和配套的台词在起作用。更主要的是,小人物对秦桧的刺杀,在正义的审视中是悲壮的,而在现实中,这些人的智谋水平,社会能量和运作水平,都使得刺杀目标达成显得遥不可及,从而具有一种简陋与粗拙的特征,似乎本身就是飞蛾扑火,最后竟然会让历史远隔的我,产生了喜剧的错觉。
秦桧们畏惧的不是岳飞一个人。或者说,《满江红》的通篇骨血远比岳飞可怕。往更深里说,那是卖国与保持民族独立尊严的斗争,那是独夫民贼与普罗大众的斗争。封建时代,《满江红》以“朝天阙”保持着方向与正义,而实际上,背后却是万千黎民希望国强民安,彻底战胜侵略者的心声。
在这个意义上,杀秦桧的确不是大事。把这股抗争血脉赓续才是重点。《满江红》是载体,更像火种,在期待着燎原。
叙事的前面,每个部分的推进没有刻意寻求变化。悬疑氛围的设置也并不浓重,毕竟重点不在这。
如果说感觉到的问题。我感觉,前面的推进,层次感不是很明显,变化也不多。场景设置很单一。配乐有特色,反复出现,有一种平面感。很明显,后面比较高的内涵凸出来的时候,前期埋的层次缺陷也出来了,显得衔接缺少推力。
唯一有意思的是,一些角色的所谓“私心”。比如何立。后面出现桃丫头,说明他并没有剐她。他究竟是何许人?他要得到密信做什么?他是哪一方力量?
最后,一封信真的能扳倒秦桧吗?呵呵,连密谋的岳家小兵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