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学院》是根据1989年发生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校园屠杀事件改编,是丹尼斯•维伦纽瓦拍完前两部作品之后,阔别九年再次拿起摄像机。这是他认为值得骄傲的一部作品。


《理工学院》的镜头没有像一般的真实事件改编电影那么纪实,而是加了很多技巧性的运镜和叙事方式,仅仅保留的一点纪实感来自影片采用的黑白画面。同为校园暴力事件,很多人会拿维伦纽瓦的这部《理工学院》与格斯·范·桑特的《大象》作比较。


《大象》的镜头更加客观冷静,人物情绪基本没有,大量的长镜头跟拍,试图还原整个事件的过程。《理工学院》也没有交代事件的缘由,而是通过三位角色的经历多角度呈现事件给受害者带来的后果。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后者。


维伦纽瓦的个人风格在《理工学院》里初见雏形,对运镜和叙事节奏的掌控依然熟练。在这部作品里,导演的工匠气质甚至有点喧宾夺主,盖过了真实事件本身的影响力。

我列举一下几组比较特别的镜头:

印象很深刻的是,《理工学院》里提到了熵的概念,不久前诺兰的《信条》用熵这个概念可是把我们狠狠地“糊弄”了一番。在此次事件发生之时,老师在课堂上讲到“熵的普通定律告诉我们,任何独立的系统,当它们达到自毁的临界点时,肯定会出现不可逆的分解”时,画面刚好出现凶手提着枪进入,把视角转换到凶手,一路铺开屠杀的戏份。

男学生返回现场时,差点被凶手撞到,闯进了一间一群学生玩的正嗨的教室,浑然不知外面的状况,隔成两个世界。喧闹的音乐环境一下子将死寂般的恐怖氛围打破。紧接着镜头跳到窗外镜头,然后利用同样的啤酒瓶使得场景转换保持统一性,实现流畅的转场。


事发之前,女学生在厕所照镜子时呈现重叠镜像,镜头随着镜像一直铺开,然后又回到女主身上,形成一种假象的层次感。事发之后,女学生在狭小的洗手间里,又形成一个多重镜像画面,与之前的镜头形成对应。


另外,影片中使用的两组倒立视角的镜头挺有创意,寓意着事件的发生让世界颠倒,也让受害者的内心颠覆。亦可以看成是熵的逆转状态。


除了镜头语言,维伦纽瓦在叙事的时候也巧妙地用了多线叙事,并完成无缝衔接。维伦纽瓦用平缓客观的镜头分别展开三位主要人物的故事,然后利用场景过渡进行视角切换,既包含了了行凶者的视角,又有受害者的视角,从而将整个事件用三个视角客观地呈现出来。

本片最残酷的部分是女学生的遭遇,面试被性别歧视,回到学校后又遭极端反女权主义者扫射。男女被分成两列,凶手只对女性进行射杀的场面让人很不适。尽管如此,导演还是给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温暖结局。

女学生最后关于教会孩子去爱的独白,看似是传统煽情套路的结局,用来抚慰屠杀事件留下的创伤。回想起来女学生在影片最开始解释熵是一个可逆的保持恒定的过程,我们可以看作是女学生用爱逆转修补这次事件给她身心带来的破坏。而且,在理工学院谈论熵概念也是非常的合理。

如此意淫一下,维伦纽瓦和诺兰在运用熵的概念时,英雄所见略同啊。


理工学院Polytechnique(2009)

又名:蒙特利尔校园屠杀事件

上映日期:2009-02-06片长:77分钟

主演:卡琳·瓦纳斯 Nathalie Girard 塞巴斯蒂安·于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编剧:Jacques David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