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本身感觉是中规中矩,用黑白摄影既表示了对死者的哀悼,又有点文艺小清新,魁北克法语片一贯的调调儿。对于事件的表现,似乎是想做到客观中立,让观众自己去评判,可是又不像纪录片的风格,用了很多交叉剪辑打乱了时间线,所以实际上还是在引导观众的视角和情绪。其他有点印象的就是些特殊角度,画面横过来或者倒过来,表现一种颠倒错乱的氛围这都是很科班的技巧了。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最后让凶手的血和一个死者的血融在一起的画面,一个是狰狞,一个是安详,但是血是一样的,似乎是要和全片对凶手的异化唱唱反调,表明凶手最终还是一个和你我一样的人类而已。
PC 地说,当然要站在女权一边,不过我是觉得,用宣扬女权主义作为对此事的回应,往难听里说是犯了和凶手表面上代表的男权主义一样的偏见之误。我比较赞同的一个结论是凶手就是想不开要自杀,只不过是生前把女权主义作为自己悲惨生活的借口,然后死前拉上几个垫背的。
根据后期调查,凶手是因为不健康的成长环境导致了心理失常,就算这社会上女权一片大好,他也无非就换个别的偏激的理由去侵害社会。如果他因为信了飞天面条教,跑进食堂把所有吃意大利面的人都突突死,那该如何反思?或者我不禁阴暗地替凶手想,如果他伪装成女权主义者去杀人,好给女权主义抹黑,又该如何反思?
当然这件事没有这些如果,凶手的遗书明确表明了动机。那么如果没有遗书呢?
2006 年同样发生在蒙特利尔的 Dawson College 枪击事件,就找不到明确的动机。当时魁北克一个领导人把这件事和 1989 年的枪击案对比时说:At the Polytechnique women were targeted. But here, we have no idea. 不清楚这话上下文如何,我理解成「有个理由就好向群众交待了嘛」,好像只要有个说得通的简单解释,贴个标签,「哦,凶手仇视女权」,或者「哦,凶手仇视少数民族」,就万事大吉了,大家各取所需,有利于自己政治立场的赶紧蹭热点强调一番自己的主张,其他人可以收工了,毕竟「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嘛,没有必要再深入讨论了。
但从另一方面说,又觉得就算采取了正确的行动,进行了有效的讨论和修正,这个社会总会有少量的失败案例,没法避免有些人就是会走进死胡同里,就像是 Matrix 经过六次轮回依然存在的系统误差。但乐观的是一直在进步,错误率在不断向小数点后移动,失败的代价也在逐渐减小,如果今天发生同样的事件,单是个人通信设备的进步就会减少大量伤亡。
关于生还者,事件中男学生和老师因为听从杀人者的指示离开教室,而没有进行任何干涉而受到舆论抨击。而片中展现的就更有过之而无不及,简直是在羞辱那些生还者的无所作为。除了自杀男以外其他人几乎没有存在感,而自杀男跑去通知了下警卫,也没确保他报警,自己也没有去寻找电话(他抢救一个女生的时候说救护车就快来了,所以可能总归是打过电话了,没拍出来而已),甚至没有让楼里的人知道这件事好尽快疏散(这楼里好像连火警系统也没有啊),回去第一间教室的时候也没有试图抢救一下伤者(此事件中的中枪者只有一半死亡),导致女生误以为是杀人者又回来了而决定装死,延误了抢救时机。不过我一个怂人没有嘲笑别人的资格,遇上这种事肯定是连滚带爬着出去,头也不回。

理工学院Polytechnique(2009)

又名:蒙特利尔校园屠杀事件

上映日期:2009-02-06片长:77分钟

主演:卡琳·瓦纳斯 Nathalie Girard 塞巴斯蒂安·于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编剧:Jacques David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