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慎獨,不欺暗室"。這段話早些時候是一些友人時常掛在嘴邊的,彼時對於這段話十分讚同,心生一條秉此為行事為人之準繩的念頭。
但在看了國學大師李敖先生的一番剖析後,又給我一些值得玩味的想法,甚至於顛覆了我先前對於這句話的苟同態度。李敖先生先是闡述自己的牢獄生涯,用自己豪宅裡的馬桶,與台北看守所的馬桶作對比,闡明一個擁有獨立思想的人,他的見識與學習的態度不會變,妳坐在哪一個馬桶上都是一樣的,不以此為思想的轉移,然後繼續普及一些國學經典裡的詞句釋義,讓我欽佩,李大師是真的完全把書讀透,讀為己所用、所思、所想之人。
接著他用攝影師賴岳忠給陳文茜女士洗相片的例子引入,為什麼人處暗室,可能自身思考的東西,更為複雜?他想強調的是,中國傳統文化裡談的"君子慎獨,不欺暗室",那個並不是本我,這句話已經把人之本能與本性卡得死死的,失去了一個人思有所思的原本狀態。他還提到一個簡單例子:台北一位司機,深夜駕駛,但路早已是空蕩蕩的,然而紅綠燈照樣運行著,沒有交警把守路口。按理來說,如果妳覺得無所謂,反正已經是那麼晚了,闖闖紅燈又何妨?但是那個司機,有自己的準繩,他明白,不管有沒有交警把守路口,他一樣會遵守交通規則。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行事準繩,強加於人的準繩,始終會將本我異化,變得不倫不類。
李敖先生還談到,早年獲得諾貝爾獎的德蕾莎修女,她是信仰天主教的,按說修女對於自己所信仰的上帝"耶和華",信仰是不會動搖的,並且貫與自己一生。但她去世後留給自己,一個關係很好的修女的一封信裡,卻懷疑耶和華的存在,她懷疑自己信仰的上帝是不存在的,公開質疑其合理性,讓很多人震驚。李敖先生解釋,人的內心是十分複雜的,摸不透的。表面和善,靜若處子,與世無爭的修女,竟然也會有這樣的想法。
思來也頗有道理,一個修女,遑論其是否從小就接受天主教之洗禮,信仰永遠只是寄託物,至少在她內心深處所想的是這樣,而一旦與最初的本我發生本質的衝突後,內心就會產生一種欲掙脫的感覺,讓自己處於舒適的狀態,不被某些教條約束自己思想的本來面目。
總而言之,"君子慎獨,不欺暗室",只是古人傳統文化的一種人生處事之信條,它可能並不適用於所有人。誠如李敖先生所言,不欺暗室之境界,是拿出本我。可人內心之複雜程度難以想象。人前一張smile mask【笑面】,可是也許內心並不如此。如此說來,"盡信書不如無書",人之主見,思想的本我狀態是何其重要。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它的前提是不能失去本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