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感觉到很多人看完第四集要开始慢慢退坑或者骂了,小红薯天天给我推骂亢奋的笔记。
喜欢用三观、道德、是非等等维度去评价《亢奋》以及角色或者剧情说明这部剧真的不适合你(没有讽刺的意思)。还有如果因为一部电视剧就轻易觉得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受到冒犯了或者被质疑动摇了,甚至需要你说点什么去“捍卫”的人,也不要看了,先多看看世界。
一个非常强调理性和逻辑性,习惯用先验知识解释分析事物合理性,共情能力较差(没有贬义)的人真的很难接受这部剧。因为我认为这部剧不是剧情主导,推动的而是情绪主导,推动的。(导演是个情绪大师)
但同时,高fi,高ti的人看这部剧应该很爽,因为可以屏蔽理性思考,不判断,分析,评价,你不需要去寻找蛛丝马迹的证据搞清楚人物动机,剧情逻辑,只通过感性感知就好了。只需要感受情绪,各种情绪,感受光影画面,音乐。剧情?其实我没有那么在乎,这部剧其实也没啥剧情,感觉亢奋里面,和情绪比起来,剧情不是那么重要。(正如很多人吐槽,这部剧就是看了一堆人设,几乎没什么剧情。确实,强调剧情和动机的人会觉得这部剧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因为情绪就是动机,get不到情绪就get不到剧情)
但是,亢奋里的情绪渲染是不同于我们常说的那种“情绪刻画细腻”的。亢奋很少通过常见的白描,细节刻画,内心独白去表现情绪,更注重“氛围”,运用大量转场,配乐,光影切换去渲染,意思是这些情绪不是某个角色单独的,这是整体的,好像这些情绪就是整个世界,而不是单纯属于某个角色的,一切表达手法都是为了情绪服务,这种整体性很难用“细腻”去形容,你可以说他是浑然天成的,猛烈的,五彩斑斓的,难以捉摸的。如果把我们常说的“细腻的情绪刻画”那种类型比做涓涓细流,那亢奋就是河流波涛奔涌汇入无垠大海。作为对比,评价极高的类似题材的电视剧《normal people》以细腻的人物心理和情绪刻画著名,(当然一方面是因为原著小说里有大量心理描写为大家理解电视剧提供了支持),normal people里的情绪刻画非常非常细腻和细节,而且都有理可循(你可以从电影的细节镜头,例如人物的小动作,表情,语气等等分析出此时人物的心情),一些文艺作品,我们可以从电影细节里去一点点分析琢磨此时人物的心情,然后得出结论和动机。这也是为什么,看一些不太高超的电影时觉得“矫情”,因为通过画面细节可以推测到导演想表达的情绪,不过难以共情;但是看亢奋一般不会觉得“矫情”,更多的是不知所云,莫名其妙。
因为亢奋你没法理性分析,他是整体的,你只能靠感知,而不是分析(rue这个角色最明显),而且我认为导演真的很懂情绪,他知道情绪是什么样子的,没有一种情绪是单独的愤怒或者悲伤,很多时候你无法用一个词就解释。情绪是复杂的多样的,rue在吸毒流泪的时候,她感到悲伤还是绝望还是愤怒甚至参杂着兴奋慰藉感到安全,绝对有很多种,而且悲伤又还有那么多种,是因为堕落的自我厌恶,对父亲的思念,对生来的精神疾病感到不公,又欺骗伤害所爱之人,自我逃避的不齿….好多,肯定都有,当下的所有矛盾都在里面。因为情绪就是这样,假如一开始只是被悲伤所触发,接下来还会引起一堆连锁反应,不停加入新的情绪进去,并且也很难说清楚主旋律是哪一个,因为它们还会互相作用不停变化。亢奋对于情绪的渲染是懒得解释的,他不会通过那些表情和小动作暗示观众“此时这个人感觉到。。。此时这个人这么想。。”,你感知到了就感知到了,没有就没有,因为导演懒得解释,这个角度来说,很傲慢(非贬义)。但我觉得是因为提供细节的暗示去供观众理解反而无法呈现真实的情绪的样子的,反而有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