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这是《局外人》的开头,被称为可以媲美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最伟大开头”的作品。《局外人》是我直到读第二遍时,才逐渐理解到作者所试图表达的主题——一场与置身其中劝无法亲身参与的精神审判。
第一次读《局外人》是在大学。“存在主义”和“意识流”都是新兴话题。中文系的学生,没翻过《存在与虚无》和《荒原》,和老师都搭不上话,但是像萨特这样的大部头哲学书,实在是啃不下来的,就抱着消遣的心态去看看和他捆绑出现的作家——加缪。
钱钟书在《围城》里说:“在大学里,理科生瞧不起文科生,外语系瞧不起中文系,中文系瞧不起哲学系,哲学系瞧不起社会学系······”
加缪却是刚好相反,他一边被称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锋,一边又被“存在主义”体系中的哲学家嘲讽为“中学哲学班毕业生”,而他本人在二十年的写作生涯中极力撇清自己和哲学的联系。


|加缪和“存在主义”的渊源
《局外人》讲述了一个情感冷漠至麻木的人因为一起误杀案接受大众审判的荒诞故事。默尔索是一个独居异乡的成年男人,他唯一的亲人是住在养老院的妈妈。故事则是从他接到母亲去世的讣告开始。
加缪通过这样几个选择的场景,将麻木的默尔索鲜血淋漓地展示给我们。养老院的院长询问他是否要在盖棺前见见自己的母亲,他明确而且果断地回复院长“不”,对刚刚死去的母亲没有一丝哀伤。
与之相反的是,远道而来的神父早早就到达了灵堂,还有坚持为母亲守灵的养老院朋友,与他们相比,在母亲的生命中,默尔索更像个局外人;


| 存在的选择
女友问他要不要结婚,他说结不结都行,仿佛参与这场婚姻的并不是本人,但当女友追问他爱不爱她时,他直截了当回答“不爱”;老板让他去巴黎主持新业务,升职加薪,他同样也以“不喜欢”为理由拒绝;入狱后,他又拒绝了律师的陈词建议,神父的传教。
他几乎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计划,也不愿接受任何突如其来的改变;对待亲情,友情和爱情同样是可有可无,情绪敏感度几乎为零,母亲的突然去世不会令他伤心,情人和朋友的关心示好,也不会令他有多快乐。
他生活在巨大虚无之中,没有衡量情绪的尺度,没有改变现状的欲望,一切随时间自然生长、衰老。所以,他对自己生命的掌握权也拱手相让给了那些局外人。这与“存在主义”的人生虚无观念如出一辙。


|局外之人
《局外人》通篇读下来,默尔索似乎就是这样一个麻木又被动的人,但与太宰治《人间失格》中的那种无赖式人格又完全不一样,默尔索的判断中,总是隐藏着某些独立的部分。
莫尔索在狱中时,作者安排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其中:一个人离开捷克的一个农村,外出谋生。25年之后,他发了财,带着老婆和一个孩子回来了。他的母亲和他的妹妹在家乡开了个旅店。为了让她们吃一惊,他把老婆孩子放在另一个地方,自己到了他母亲的旅店里,他进去的时候,她没认出他来。
他想开个玩笑,竟租了个房间,并亮出他的钱来。夜里,他母亲和他妹妹用大锤把他打死偷了他的钱,把尸体扔进河里。第二天早晨,他妻子来了,无意中说出那旅客的姓名。母亲上了吊,妹妹投了井。


|与“虚无”不同
加缪借了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世界本身的荒诞性,这样的世界不值得我们去顺应它,何况人为建造的道德社会更加虚假。把占据这个世界意识主流的神父,法官放在正面,反面自然就是接受审判的默尔索,是否我们必须严守道德的秩序?是否我们必须用道德来支撑公正?是否个人的意识就必须淹没在大众的选择之中?这是默尔索最后留下的问题。
默尔索的人生没有走向虚无的尽头。他最终在毁灭的入口找到了和解的办法,默尔索接受了世界虚无的本质,他不再挣扎,不用再将任何人的意识凌驾于自己之上,他获得了自由。
书的最后,默尔索说道:“现在我面对着这个充满了星光与默示的夜,第一次向这个冷漠的世界敞开了我的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有爱融洽,觉得自己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依然是幸福的。”
监制:唐翰
策划:HERO
创意文案:色相透
视觉编辑:色相透



局外人Lo straniero(1967)

又名:The Stranger / 陌路相逢

上映日期:1967-10-14(意大利)片长:104分钟

主演: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安娜·卡里娜 贝尔纳·布里埃 阿尔弗雷德 

导演:卢基诺·维斯康蒂 编剧:Georges Conchon/Suso Cecchi d'Am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