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的铁桥,安然地耸立在精神病院的窗前。
每每火车经过,病人们就要围聚在窗前,静静地注视着,他们的耐心,总会等来如梦如幻的火车。
一位叫让娜的女孩子,长得酷似“莎拉波娃”。诡秘的是,她的梦中情人,竟然是远在北美的一位集作曲作词于一身的民谣歌手——布莱恩•亚当斯。她总是背着心爱的手风琴,等待着她心爱的男人布莱恩•亚当斯的到来……幻觉中,出现在她眼前的布莱恩•亚当斯,照例总会在欢快的舞步中,为她演唱《天堂》或者《我总在那里》。
只要在让娜痛苦的时候,布莱恩就会出现:沙哑醇厚的嗓音、清新洒脱的曲风、层次分明的旋律和个性率真的演唱风格,何止只是被这个处在车臣某处“疯人院”中的女孩所倾倒。
火车远去了,只有让娜贴在墙上的布莱恩在死死地盯着她,她为他演奏“波尔卡”,为她“疯狂”。疯狂的,何止她一个,所有的人都比她疯狂,这里集中了各类精神病人,其中一个被她称为诗人的男人叫阿里,总是关在屋子写诗,然后把诗放在背包里,晚上睡觉也不放下来。
这就是俄罗斯的诗意世界,尽管它处在偏远的烽火之地车臣,一个风暴的中心。尽管“疯人院”里每天欢歌笑语、搞怪不断,尽管他们对外面一无所知,他们仍活得有滋有味。
“今天没有火车……不要失去走向快乐的机会!”
处在“炮火”的中心,也终将被“炮火”所震荡。车臣武装分子来了,他们在“疯人院”要与俄罗斯军队决一死战,而让娜在寻找她的手风琴,无意中,被一位叫阿蒙德的车臣人,戏谑地说出了一句“你晚上来吧,我会娶你。”
于是让娜在进入了快乐和痛苦的较量,因为她一直许诺要嫁给布莱恩,怎么可以反悔呢。可梦中的美好毕竟替代不了现实,如此诱惑怎能放过,她决定跟病友们告别,于是她带着病友们的诚挚祝福,背着她心爱的手风琴,来到车臣人的“军营”。车臣军官瞪眼质问阿蒙德:“有没有这回事,你是男人,说话就该算数。”阿蒙德说:“怎么了,我就娶了她。”让娜在一惊一乍中,开心地跳起了“波尔卡”。
月色朦胧中,让娜偎依偎在放哨的阿蒙德肩上。
二人世界的情感倾诉,差点让人忘了这是在“疯人院”,这是在车臣的战场中心。不觉天亮了,俄罗斯人的反攻来到了,车臣人在“疯人院”进行疯狂地阻击。
强大的俄罗斯经过强攻进驻了“疯人院”。车臣人,只有阿蒙德装扮着“病友”,得以躲过“一劫”。俄罗斯人走了,让娜对着阿蒙德笑了。布莱恩的歌声《天堂》,照例又会出现在面前,如此动听,又如此令人肝肠寸断。
一位从始至终不发一言的智者,一个光鲜的青苹果,这种意象反复的呈现,令人叫绝,当最后智者的耳朵还在流着血,他对歇斯底里后的让娜说过:“我在苹果上看到了不同的国家,互相爱着、互相残杀着、互相战斗着,终日死去;他们充满希望地仰视着我,你想让我吃掉它们?我只能宽恕它们,就像宽恕你!”
因为我总会在那里。还是看看阿里的诗作吧:
你凝视着房顶
好像在数苍蝇的数目
我感觉如此孤单
你却不看一眼……
是的,现实中的让娜,只会注视现实中阿蒙德和梦中的布莱森,他们都带给她快乐。
别以为这是电影中胡编乱造的故事,而它却是真实地发生在1996年车臣战事中的一座“疯人院”,安德列•康查罗夫斯基带着反思的可贵精神和勇气,于2002年拍出了这部不同凡响的电影《精神病院》(又译《愚人屋》)。
《愚人屋》这部电影,让人想起另外一部俄罗斯电影《小偷》,似乎还能找出十多年前《小偷》中出演那位腿疾小女孩子的某种影子,而阿里,则让你想起波黑电影《无名高地》中那个演员。阿蒙德,则是一张相当熟悉的面孔,特别是那顶礼帽,遮住了他稀疏的几根头发,惹人逗乐。也许,这个世界就是有诸多相似的人与事,快乐和痛苦,都会以一另一种形式重复着,只是时空不同而已。
2006、11、16
又名:愚人屋 / 爱在疯烟四起时 / 疯人院 / House of Fools / Dom durakov
上映日期:2002-09-01片长:104分钟
主演:朱莉娅·维斯托斯卡亚 叶甫盖尼·米罗诺夫 布莱恩·亚当斯
导演:Andrei Konchalovsky 编剧:Andrei Konchalov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