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业》(1989),显示阿巴斯的电影是"充满问题的电影"。"问题与回答"的格式获得了近乎礼拜仪式般的崇高地位,而在他的故事片中,有关地点的问题就像在基耶洛夫斯基的《红色》中有关时间的问题那样典型而且无处不在。

《家庭作业》诞生在世界各地“新浪潮"电影都已退潮的年代。他重又赋予电影以思考和向社会的质疑重新两种功能。“提出问题",“但不给出答案”。如今很多导演都在以这个方式思考和拍摄,而《家庭作业》无疑是这个潮流的推波助澜者。

一种教育是如何把一群满眸明亮的黑眼睛孩子摧毁成腐朽的成年人的?
一百分的枷锁——和我小时候经历的一样,老师总把考不了一百分说成一种人生的失败:
惩罚和奖励的桎梏——唯一一个敢藏起父亲皮带的孩子坦言以后自己也会打孩子,但在说起自己父亲是"胖先生“时面露顽皮;惩罚的皮肉之苦,奖励却是简单的三块糕点;有更多的孩子只知道惩罚是什么,而不知道啥是奖励:
作业和动画片——诧异的是,这些小孩居然统一口径说自己更喜欢作业!
尴尬的成年人——对孩子在作业中的问题几乎回答不出:
神经质的孩童——在关闭幽暗的环境中就极度恐惧,敏感不安的孩子,哭泣着大喊着朋友的名字;他不知道恐惧何来,恐惧却根植他心中:
上帝的问答——阿巴斯的问题,和暴露在摄影机前的孩子,他们紧张的把做不完作业归咎于家里的弟弟或者来的客人;他们还没有学会忏悔,他们只是小心翼翼地揣测着这些成年人问题中的精神含义,他们谨小慎微地躲避所有一切有可能的,突如其来的伤害:
宗教仪式——孩子在操场的体操是神的仪式,他们大声赞美祖先和神的名字,骂侯赛因,唱圣歌,他们不懂其中的意义,却深深浸淫其中;他们是多动症的,混乱的,吵闹的——在失声的一分钟里,他们和世界上所有其他的孩子一样:
玩乐的上学——上学路上的孩子脚步轻快成群结队,对摄影机有不完的好奇;
圣歌的结束——片尾,停止哭泣的孩子唱起圣歌,歌颂神的极乐领地。

家庭作业مشق شب(1989)

又名:Mashgh-e Shab / Homework

上映日期:1989-01-01片长:86分钟

主演:Babak Ahmadpoor Farhang Akhava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编剧: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Abbas Kiarost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