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剧集引申了一大片的纠结
首先,人工智能必然一天天发展,只是,它到底从哪个方向走出去,以什么形式出现?我们不得而知。本剧认为最终还是要机器人来做事儿,而人负责指挥,唉,各种脆弱啊,肉体、意志。人类需要机器人来挡子弹,干重活,检索资料等等等等我们默认为机器应该做的事儿,更丢脸的是,人类还需要性爱机器人,来安慰寂寞!简直疯了!这样看来,人,一无是处,简直不知道机器人为什么不取而代之了!而同期的另一个剧集人工智能则认为可能是在大脑里接入芯片,扩展我们的内存和运算速度,并且直接可以联网,那么就拥有无穷的数据库。我(嘿嘿,好吧,没啥专业素养,只是个人意见)觉得这更现实些。我友科学家(主持一个新药实验室)说,我不懂芯片,但是,既然心脏支架可以实现,假以时日,在大脑某条神经找到一个接入点,用生物电流控制芯片,我想,未尝不可行。同时,科学家同学认为更可行的是用外力(例如药物)大力开发大脑潜能,本来我们的大脑开发的只是一点点而已(不好意思,具体数据他说了,但是我给忘了)。但是,这件事不能独立做到,因为其实今天的各类兴奋剂也是这种功能,而后遗症严重,原因是我们的体能无法供应,当时很hi,可以做到平时做不到的,但是,是以透支作为代价的。于是,要用这个办法来提高的话,那么必须是一个进化性的发展(神奇的是,美剧人工智能第一集的科学家也说了这样一句话:不是技术性的,是进化性的),连能耗都要降低,人体的能耗。(好吧,这一条跟人工智能无关,只是跟科学家聊到,觉得很有意思,必须记下来。)
然后,鉴于我的职业,很多年前,我打算改行的时候,师傅就说:你为什么要去做一个注定被google取代的工作?我苦思一周,恨不能一夜白头,最后结论是:检索越来越容易,但是定制化会越来越贵,沟通的工作,机器永远无法取代。
在AH,我发现,警局连法医都没有,那个工程师既负责修理机器人硬件又要解决病毒升级系统,居然还能解剖尸体!!!
遂混乱中越想越多。
如果大数据实现穷举(我们就不考虑穷举有多难,需要多大的存储空间),确确实实无数的事情可以交给机器做,因为只要有全面的数据,它来统计决断并且执行就是了。那么,人做什么呢?(看我这劳碌命吧?还担心人没事儿干闷得慌。)大数据只能支撑已经存在过的,可以统计出结果的事情。那么,最终,人剩下的就只能去创造了,艺术、文化、技术发明、创新。妈呀,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认真培养自己思考的习惯,若干代之后,这会变成遗传基因,才能保证我们的后代具备在人工智能时代不被淘汰!(这个顾虑被科学家大笑,但是也认同基因的培养方式,哈哈,可惜,要许多许多代之后了。)
习惯上,我认为最困难的职业是医生和律师,都需要多年的学习,基本是我们同学中成绩最好的,然后又最具相关天赋的,还要多年苦学,才能做得好。那么人工智能会怎样?
科学家说,不会怎样,因为医生最重要的是判断,其实一个判断的两面都有成功案例,机器就算能够穷举,如果成功概率是五十五十,机器不就死机了?而且经验这东西太复杂,无数因素导致,这对于算法的设定人员实在要求太高了,基本无法想象可以做到。
于是,终于让我也把对律师的担心放下来,因为,其实我第一时间想,如果可以穷举,那么海洋法系就破产了,他们就是案例法,机器可以存储所有的案例,互相矛盾的多呢,这这这怎么审判啊?

好险好险,无论如何,我们有生之年都看不到了,哈哈哈

机器之心Almost Human(2013)

又名:几近为人

主演:卡尔·厄本 迈克尔·伊雷 莉莉·泰勒 麦肯锡·克鲁克 迈克尔 

导演:Sam Hill 编剧:J.H·惠曼 J.H. Wy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