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结婚》:奠定南张北郝格局的文艺电影
马庆云/文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里边有“南慕容北乔峰”一说,十分有趣。中国文艺电影中,也有南北一说,南张若以,北郝杰。他们两位都是专注农村题材的青年导演,而且有一个共同点,便是接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然后带着现代思维反观贫困落后的家乡。在他们的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文化的寻根精神。郝杰的《光棍儿》、《美姐》获奖无数,这位青年又因为离北京电影文化圈很近,多受前辈导演提携,自不在话下。
云南籍的导演张若以则似乎并没有那么幸运。中国西南部地区虽然产生过大量优秀的文艺电影,却缺少如北方京城一样的电影投资环境。这位“南张”最近有一部电影上映,叫《俐侎阿朵》。该部电影以少数民族姑娘努力考取大学在学费困难的情况下如何面对的故事为主线。该部电影或多或少的带有少数民族姑娘励志的主旋律特色,缺少了张若以首部电影《回家结婚》的西南乡土气。这是电影投资环境不利,造成的电影人的妥协,从而影响的电影质量。
北郝的郝杰,电影《光棍儿》、《美姐》反应的都是张家口、山西一带的乡土人情,极具北方特点。从地域上来讲,他属于西北风格的导演。而南张的张若以则与之相对,通过《结婚回家》、《俐侎阿朵》塑造了西南风土人情。这在电影现象上,是十分有趣的。
《回家结婚》立足西南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讲述了一个外出务工回家的男青年如何自己找个了媳妇遭遇家庭反对最终风雨无阻带着媳妇再次外出打工的故事。它的优秀之处在于,真实。这种真实,是新一代青年文艺片导演面对现实尤其是自己落后家乡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无力感。
张若以导演在重庆接受过大学教育,这个出身云南乡村,到大城市接受现代文明的青年,在重新面对家乡贫困与意识“落后”方面,表现出了自己想要做点儿什么而又无能为力的挫败感。知识分子均有乡土情结,在接受了先进教育之后,一面是对落伍家乡的不满,一面又是企图做点什么改善的努力。然而,这种努力很可能是无用的,起不到改善的。在这种欲而不能的前提下,产生了这种寻根的电影艺术形式。
艺术是对现实自身处境的一种无奈表达。表达的形式,是力图贴近与还原真实,表达的内容,则是最具乡土特色的人文与自然。北郝的郝杰,善用的艺术符号,是黄土地、土坷垃、懵懂的生理冲动等等,这是一种外放的表达方式,具备北方特点。而南张的张若以,善用的艺术符号,则是绿丘陵、水烟枪、沉默寡言的父子情等等,这是一种南方人特有的内敛表达。不同的乡土之根能养育出不同的艺术内容来。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拍摄技法上找出张若以导演这样那样的不好。青年导演在叙事节奏与桥段的巧妙表达上,均需要历练。他们往往凭着一股子热情冲上去,源于苦闷的寻根内功是有的,在承载内功的招数也就是电影术语中说的桥段展现上,则是较差的。我一直认为,多关注中国的青年文艺导演,中国的电影才会后继有人。
较为遗憾的,是张若以导演的第二部作品《俐侎阿朵》有些用力过猛,故意造戏的成分太多,虽然里边有投资方的剧情需要,但导演本人在坚持的乡土的东西方面,还是相对《回家结婚》中要少了很多。真实呈现,是寻根电影的基本态度,它要做的,只是呈现,而非歌颂或者批评什么。《回家结婚》深谙其道,《俐侎阿朵》却显然是囫囵吞枣了。
最后,熟悉西南风土人情的观众,一定能在张若以的影片中看到自己家乡的那山、那水、那人。某些亲切,或许只源自于熟悉。
本文为纸媒约稿,转载或约稿,请联系QQ:595626517.
打开微信就能读老马?加我微信公众号吧:马庆云

回家结婚(2012)

又名:Return home to get married

上映日期:2010-03-22(中国大陆)片长:100分钟

主演:张忠应 施彦 施军 

导演:张若以 编剧:张若以 Ruoyi Zhang/施彦 Yan 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