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其实很一般,开了个引人入胜的头,却最终败于敷衍狗血的过程。即使结局篇博得了41点的高收视,依然如此。
对不起,对于这个结局我一点都没有被感动,也没有觉得凄美。这个漏洞百出,甚至无法自圆其说的结尾突然让我想起了那部毫无亮点的《搜神传》,不知是不是同有钟嘉欣和陈锦鸿的原因。
总之,结尾很糟,非常糟。当然,除了那段聊斋剪辑之外。
也只剩下这段剪辑聊以安慰了。

TVB不是拍不好人物传记一类的剧,《郑板桥》就是一个极为出彩的例子。
戏说也好,神话也罢,如何穿凿附会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要抓得住人物的神髓和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样的故事,才具有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特性。
在这一点上来说,有那么丰富厚实的聊斋故事随意取用,蒲松龄的故事完全可以讲得更好更引人入胜,而不是最终陷于纠结无聊的人鬼狐三角恋无法自拔。
蒲松龄写《聊斋》,是看透了世情人心,以狐鬼之有情来反衬人心之险恶。很可惜,这样深刻的立意在剧中,只被讲到了“防官如防虎”。孖吉这个人物设置得很好,可惜最后只不过是个精神分裂的主,实在是浪费。
当然,浪费得最让人痛心的则是蒲松龄。如果结局不提到他写《聊斋》,那么任何一个人都完全可以代替他来做这部剧的男主角,可见人物塑造有多么失败!

立意先失一城之后,再来说叙事。
仔细回想了一下,25集的长度,无非只说了四件重点的事:一、柳心如找寻失踪的家姐;二、蒲松龄被陷害差点小命不保;三、高喆因爱生恨、由善变恶;四、令狐小翠介入柳心如与蒲松龄的感情之中。
平均六集才讲一件事,这是多么拖沓的进度!
其次,如果说桥段与《画皮》类似,我都可以忍受。毕竟《画皮》故事本身就是取自《聊斋》,但当我看到与《巾帼枭雄》如出一辙的柏龄逼宫一节时,真是有点出离愤怒了。
罢了,罢了,说了这么多,无非是因为我太过失望。因为之前的期待过高,所以心理落差也很大。

不过全剧倒也不是乏善可陈的。
亮点之一是陈法拉。这小妮子的令狐小翠是当中最讨喜的角色。从角色的丰润度上来说,令狐小翠胜过柳心如太多太多了,她和蒲松龄之间的感情也比蒲柳之间的有说服力太多了,只可惜被编剧和观众以今时的眼光来衡量,惹来了很多无端非议。
可以说,如果没有令狐小翠这个角色,整部剧就成了白开水。正是因为有她,才带出了些许鲜亮的颜色。
亮点之二是父子情,这是整部剧最感沛人心的地方。蒲松龄对父亲的误解,是因为他正直,却也因为他年轻。未经世事的他不知人心的暗黑叵测,不懂相处的迂回玲珑。他以自己的一腔赤纯去硬碰这灰暗的人世,注定要遍体鳞伤。
等到他明白一切,才能体谅父亲的苦心和委屈,也才更懂得亲情的深沉和可贵。但与此同时父亲也已至生命垂暮,于是这段经历最终成为了成长的代价。
谁的成长都是这样。总是要经历过冷暖波折之后,才懂得世态炎凉。总是在拥有的时候不知体谅,等懂得珍惜的时候,才发觉悔之已晚。
亮点之三是主题曲。虽然至今未能听到完整版,但歌词已可看到全部。曲词皆佳,尤其是词,寥寥数语,就写出了剧集所未能表达的深意:能望见的太多,能明白的却少;擦身而过的人很多,能在身边停下脚步的却少;镜中缘、雾里花,最假的才最心跳;看不穿放不下的,只因怨很长、恨太多,唯爱太少。
世事原是这样的纷杂。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都是如梦不醒。

画舫风云蒲松龄(2010)

又名:写我仙凡间

主演:马浚伟 陈锦鸿 陈法拉 钟嘉欣 岳华 陈秀珠 

导演:梁材远 编剧:吴肇铜

画舫风云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