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主旋律”电影,估计有相当一部影迷就会嗤之以鼻。也难怪,在我们国产的这种电影里大多充斥了“假、大、空”的东西在内,看起来有时候真的是让人生厌。其实在众多影迷所喜欢的好莱坞大片里,宣扬美国精神的“美国式主旋律影片”也是屡见不鲜,不过影迷大多被其华丽的外表所吸引,没有在意里面所宣扬的东西罢了。这里所要介绍的一部土耳其出品的影片《呼吸》,实质上也是一部土耳其国家的“主旋律”影片,不过,这部影片的震撼和成就却远远超出了我们对于“主旋律”影片的认识。
这部影片反映的是驻扎在卡拉巴山上的一个小分队同山里的恐怖分子进行斗争的经过。影片所宣扬的其实也是通常的士兵对于国家的忠诚的主题。虽然影片没有多少激昂的口号和盲目拔高在内,这种爱国的主题在影片中多次提示出现,譬如国旗的多次出现,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雕像和画像的出现等等,尤其是最后战斗结束后,残存的几名士兵在整理国旗和吃力的摆正雕像的镜头,无形中对这个主题进行了强调。影片的片名为《呼吸》,在影片本身没有体现这个片名的含义,只是在片尾士兵唱歌的时候反复出现。虽然听起来是一首爱情歌曲,却在影片的背景下更多的含有对于国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所以这里的“呼吸”也就有了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含义,还是服务于影片的主题。可是,就是这样的一部“主旋律”影片,给人带来的却是更多的震撼和感动。
我们无从去探究这场战争得原因和正义与否,只是知道这些士兵在国家征召后义无反顾的来到战场上。他们之间,有的原本有着比较稳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可是在残酷的战争面前,这一切都化为了那冰天雪地里漫长的等待。虽然现实生活极度困难,可是他们年轻人的天性还是难以掩饰:疯狂的歌唱,相互的调侃,甚至还有爱好诗歌的“诗人”的朗诵,更多的是对于战争结束后美好生活的眷恋……,可是最终这一切结束在一场残酷的战斗中。在这种极度残酷的环境下,那些快乐就像他们的生命一样,看起来非常珍贵,其实却又如此轻微。长时间的战争环境和危机四伏的形式,也同样使得这些年轻的士兵身心俱疲:经常在噩梦中惊醒;甚至出现严重的幻觉,屋檐上流淌的冰水看成了冰水;在和家人通电话以后无声哭泣……。这些细节的出现,其实都是导演想表达的一个战争的伤害的主题。战争的对于心灵的伤害其实远远没有结束,他们要写下自己的临终遗言,甚至被要求考虑捐献遗体;更为残酷的还有看着自己的战友在一瞬间被子弹击中失去生命却无能为力,这种伤害有时候远远要比思念亲人和噩梦来的残酷的多,还要看着死去的战友变成报告上的“伤口在XX的几厘米”的一系列数字,然后再变成电视里四十五秒的新闻。这种近乎冷酷的旁观者身份对士兵的伤害极深,就像电影中的队长米特在失去两个战友后情绪变得极度不稳定一样,甚至对于战争的结局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他也有自己的爱人,却在为自己不能亲口对自己的爱人说出“我爱你”三个字而痛苦万分。影片虽然以爱国作为一个主题,却在这个主题下突出了这些士兵所经受的折磨和残酷。这种处理,不是对于国家的指责,却恰恰是对于战争的谴责,也突出了战争对于人性的摧残,也就进一步更反衬了这些士兵为国家牺牲的可贵和值得尊敬之处。
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并不仅仅体现在对于战争伤害的反映上,还有对于人性的探讨在内,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表现士兵对于敌人的态度上。影片中队长和士兵多次探讨过这个问题,却在捉到对方的女恐怖分子后差一点失控扼死对方,在一个失去战友的仇恨之下,原有的理智和理论变得极度脆弱。电影里有队长无奈的表示“这是战争,你不是凶手就是受害者,二者之间只有耻辱”,也揭示了战争中人性的身不由己的尴尬和苦涩。其实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同样也是归于本片所探讨的战争对于人性扭曲和摧残的主题。影片最后战斗中残留下来的士兵放弃了对于受伤恐怖分子的枪杀,其实也是在暗示那没有泯灭的人性。
影片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内容的深刻性,还在于影片出色的表达。应该说,这部影片在摄影、剪辑以及音乐等多方面都达到比较高的水准。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本片的剪辑。影片多采用了较快的镜头转换,跳跃性较强,将影片中有联系的情节在短时间内切换,增强影片的感染力。比如在几名士兵在谈论诗歌时候,一名士兵要学习诗歌讨好女友,镜头随即转向他给女友打电话时的情节,随即回到原来的谈论镜头,观众已经知道他的“诗歌讨好”已经失败了;在比如之间战士伏击恐怖分子的镜头,竟然采用了“回忆性”的叙述方式,在几名士兵的脑海中战斗迅速结束,看似仓促,却把战斗中的每一处细节都几乎完美展现。在最后长达近半个小时的决战中,影片完全采用了凌厉的剪辑风格,加上近乎DV风格的手提摄像机的拍摄方式,不展示战斗的全景,只突出每一个人和每一处细节的展示,将一个极度混乱、几乎变成屠杀场的惨烈和士兵的死亡的必然命运放大,给观众以极度震撼和紧张的感觉。应该说,本片在制作方面的水准完全可以和好莱坞的战争大片相媲美。子弹在寒风中呼啸而过的刺耳的尖利声和穿过人体的刺耳的沉闷感觉,还有爆炸时的混乱和肉体飞溅的惨状,都使得本片的真实性的观赏性大大增强。局部画面的处理上,甚至可以用“出色”来形容。在恐怖分子遭受打击后,气急败坏的头目“医生”在电话里和队长进行唇枪舌剑的交锋,这时候,画面上乌云翻滚,紧张的音乐响起,也预示了恐怖分子的疯狂反扑和最终的惨烈的结局。影片最值得称道的,就是最后战斗的最终队长之死场景和队长女友在看到部队来访时对于噩耗的逃避的镜头的切换,在两处时间和空间不同的画面中交替出现,队长被击中的一瞬间,也是女友痛苦倒地的时刻。这种处理,无形中使得士兵的死亡对于亲人的伤害变得更为直观,使得影片的伤痛和感染力大大增强,更好的服务于影片的主题。
这部影片给人的印象是非常意外的,主要的他出品于土耳其这个电影工业并不是很发达的国家。不过,影片的水准和品质却是一流的。除了存在剧中人物的表达过于文艺和旁白有时候稍显多余的瑕疵外,这部影片绝对可以说是2009年最出色的战争片了。影片所宣扬的爱国思想对于士兵而言是没有选择和国籍差别的,所以才更显出这部影片在一个“主旋律”的旗下对于战争残酷和罪恶反思的可贵。

呼吸Nefes - Vatan sağolsun(2009)

又名:The Breath

上映日期:2009-10-16片长:128分钟

主演:比尔婕·阿卡蕾 Ibrahim Akoz Serkan Al 

导演:莱文特.塞梅尔吉 编剧:Hakan Evrensel/Mehmet İlker Altın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