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因为周末的一次百无聊赖,糯米网6.6元的抢票活动实在太丧心病狂,不去?太亏!看到片名,甚至在看完预告片之后,如龙爷所说,印象里,我也觉得这应该又是一部煽情、狗血、烂俗的故事,但对白百何一贯的小妞电影并未沉淀太多排斥的反感,或许也是之前《捉妖记》里以及更之前《跑男》里真实自然的演出的印象加分,在种种理由否定了其他影片的候选之后,这似乎是剩下的一个无奈的选择。
但,事后,我庆幸,看了这样一部电影。
看完,五味杂陈。却不沉重。它没有像讲堂上的老师一样语重心长的对着银幕下的我们耳提面命,各种论据道理摆在我们的面门上,甚至不惜要挟一般的要我们去听从他的教诲。而是,她自始至终的用平静的微笑倔强的编织着她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路,眼神里没有凌厉的目光,脸庞上没有凝重的深沉,一切无言,却像鲁迅的《呐喊》那样强劲有力,震颤着银幕下的人们。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延续了白百何十分鲜明的小妞电影的血统,从初初尝试的《万有引力》,到黑马逆袭的《失恋33天》,再到让人有些审美疲劳的《分手合约》和《被偷走的那五年》,这些电影大多是以一个年轻女性的视角去描述她这个年龄所遇到的关于爱情、生活、挫折甚至是死亡时所反馈给观众的回音,故事情节上也大多会安排女主角在情感、生活上经历一次人生的低潮,而结局要么会给观众一个悲伤唏嘘的结局,要么会在绝境逆袭给观众一个大快人心的温暖,而在细节描写上,或许是源于她北方女孩更粗一些的线条性格,影片中出现的一些虐心甚至狗血的情节并没有让观众感觉过于油腻,所以也没有压迫观众产生过于激烈的情感表达,影片风格总体上是比较清新一些的,所以,虽然她出演了如此多近似雷同的小妞电影,却没有让如笔者一样的大多数观众感觉厌烦,也才让她敢于在这样一种表演风格上一路走到黑,直到现在创作出这样一部极致经典的代表作。当然,这绝不是笔者写这篇观影感的唯一动机。
影片杂糅生命对于诸多存世元素的思考,爱情、友情、亲情、梦想、生命以及面对这些时的态度,但基本都做到了点到为止,没有侃侃而谈没休没止,而是留给了观众更多自己思考的时间。这是很多影片普遍缺乏的对自己定位的认识,观众来到影院绝不是为了来上课,听电影对着自己的耳朵叨叨人生大道理。假如硬要付给电影一定的价值指向的社会责任,那么也仅仅止于此了,就像鲁迅的《呐喊》,能唤起人们对于当下世界的质疑,便已经是功德圆满了。
故事一开始便又将女主角无情的揣进了失业、失恋的坑中,瞬间让一干有此经历或者正在经历这些的观众有了无独有偶、形影相怜的感觉,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桥段是很讨巧的,它很容易就触碰到了那些人心里最薄弱的地方,让人有一种想亲近取暖的冲动。而中二病的女主角显然是不会被这些“芝麻大的小事”所击倒的,不仅仅是她乐天开阔的心胸,更是因为那群无时无刻不站在她身侧的好哥们,好姐们。他们会为她精心准备一场盛大的生日派对,会不惜突破尺度去设计报复前男友为她出气,会为她的病情殚精竭虑思前想后,会陪她一起去剃个金光闪闪的光头。。。我想,这才是真正纯粹的情谊,没有狗血的爱恨情仇,没有撕x,恶狠狠地将小时代溃烂的脸谱踩碎,将虚伪的十年青春之约付之笑谈,大快人心。
有些难得的是,我竟和女主角一样有过对生活及所处世界的种种报复式的幻想,我也曾在生活中遇到阻碍、坎坷、委屈时无处发泄,想象着自己手握无边的力量,将眼前的这个城市击的粉碎。又或者跟失恋的女主角一样,突然掉入陌生的冰窟世界里,没有呼吸,没有温暖,失去一个人,就像失去了生命力一切得生机一样。这是不久前一样似曾相识的感觉,不过,我更感觉到那时的自己是堕入了触不可及的海底,刺骨的冰冷,无尽的黑暗,没有空气窒息到无法自已的咸涩的海水,在余生里与这样的绝望依存,煎熬。还好,“我没有放弃,终于又等到你“。
”要珍惜,要抓紧,在有限的时间里,燥起来!“,我喜欢这一句话。活在当下渐渐成为了我的人生哲学,特别是失而复得一件美好的事物后,我更笃定的这样认为了。诚然,存世的法则要求我们拼命的奔跑,不流连路上的风景,不在惜蹉跎流逝的年华,只为在这个社会里挤占更多财富和空间。所有的梦想都默无声息的锁进遥远的期待里,存进时间的银行里。可,上天真的会留给我们足够耐心的等待嘛,我们不知道何时会像熊顿一样期遇死神的到访,我们不知道何故身边的那个人心溶铁石之后就永远的转身了,我们也不知道哪天大地的裂变会洗劫我们的世界。。。我们一直在失去一切的路上,梦想,经不起等待。
影片的最后,几近燃尽生命之花的熊顿蜷偎在妈妈的怀里,像回归生命的起点一样,她不怕生命的终结,她担心的白发苍苍的两位老人在失去生命里最重要的内容后它们艰难的路,她呢喃着,哽咽着,她明白她对于它们的意义,她多想留在这个世间慢慢见证岁月在他们的脸上蔓延出刻花,摩挲着他们的手背给予他们如给予自己孩提时那样的温暖,可。。。
关于生命,我赞叹熊顿面对死亡时的乐观和淡然。我也曾看过同样是一位抗癌女生写下的《花田半亩》,也留意过李开复的抗癌心里路程,我无不佩服他们向死而生的勇敢和坚强,却难耐为他们心生生命凋落的凄凉。随着我们慢慢长大,经历了越来越多身边生命的猝然离去,甚至我们都那样近距离的与死神擦肩而过,在同一个城市,那从面前呼啸而过的公交车,那从四周身侧穿身而过的铁架,我总觉得,我们对生命该拥有着同样的珍惜和敬意,以及对于后来的生命同样的理解和感悟,这或许也是我们之间其中一丝温暖的气息吧。
从始至终,我没有哭,也没有流泪,不是这部电影没有感动我,是,无论是它的电影语言,还是至死都在诙谐微笑的熊顿对我们说:不要哀乐,不要纸花,不要眼泪。我要尊敬熊顿,尊敬这部电影。
那天看完,龙爷问我,这部电影怎样。我浅浅的说,看完,不后悔。第二天天龙爷又问我同样的问题,我思忖了良久,或许,我该说:很幸运,我看了这样一部电影。
PS:文章完结之时我再次去回想当时选择去看这部影片的动机,或许是因为这部电影是取材于时间上离我们并不遥远的真人故事改编的缘故吧,正如预告片开始所说,聆听一个与死神亲密接触过的人的一些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或许我们能真正的懂得一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