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古尔本金安计划第四期导览。
原文见:https://mubi.com/notebook/posts/desire-without-language
节目相关见: 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11735510/
其他部分导览见:https://www.douban.com/note/705768045/
无需语言的欲望
哈佛-古尔本金安计划的第四章节,将带来一次独一无二、充分延展的对谈,对谈双方是两位怀有相似野心的艺术家:玛努艾拉·维加斯(Manuela Viegas)与卢奎西亚·马特尔(Lucrecia Martel)。她们的创作,都以触感、听觉见长,一反传统电影视觉优先的落后套路,以丰富音景激活取景框外不可视、不可测的无限空间,旨在焕新电影作为视听形式、感知媒介的潜力。由此,二人钟爱的那种去中心化的、动态的、抽象的场面调度方式成为可能。马特尔已完成了三部长片,维加斯只拍了一部,二人的作品都不算多,但每一部都具有作者标识,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她们的每一部作品,都货真价实地定义了叙事电影的新范例,不仅完成呈现或者讲述的任务,更以别种方式进入那少经涉及的现象学维度:电影作为体验方式。显而易见地,维加斯与马特尔的作品在“极端”感官影像之列。这一称谓的容纳范围不乏争议,但大致可以法国电影人如克莱尔·德尼、布鲁诺·杜蒙、菲利普·格朗德里厄为代表。与这几位相比,维加斯与马特尔的作品更为低回、微妙,其影像与叙事,总浮动于某种被悬置的不确定性中。
欲望,晦涩而占主要地位地,充任了维加斯与马特尔电影的题旨与关注。但这与世界主流艺术电影中那些过于夸张、过分决定的欲望有根本区别。维加斯与马特尔镜头下的人物,总是被模糊的沮丧、痴迷与恐惧驱使。这象征着其创作者决然的拒绝态度——拒绝任何对欲望和性感的简化置换,也拒绝传统电影叙事里冥顽不化的性别决定论。《格洛里亚》(Glória, 1999)中忽然控制了父亲的暴力,《圣女》(The Holy Girl, 2005)中的秘密宗教倾向,《无头的女人》(La mujer sin cabeza, 2008)中沉默、痴妄的自我保护。此类被刻意模糊的力量,引领了这几部极尽简省的电影。相关人物的私人动机则不得详解。维加斯与马特尔的作品,总是将语言明晰的含义截断、变质、修剪,代之以强烈、丰富、有力而无声的姿态,代之以不可见之手挥出的旗语,代之以不明含义的动作讯号、不可移转的物质标识。
维加斯的《格洛里亚》与马特尔的电影作品有一个典型的共通点。她二人都构想出了一个既被明确限定命名,同时又暗含诗意抽象的故事发生地。这便是马特尔的萨尔塔,和维加斯的圣地亚哥,是她们诞生所在的落后省城。它被繁盛熟烂的自然包围,自有一种勃动的寂静。故事发生地的状态,也呼应了其中人物在醒与睡、健康与疾病、青稚与性成熟间漂浮的不明状态。正如马特尔处女作《沼泽》中作为标题来源的那个沼泽,自然,在她和维加斯的电影里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生命力量,无可置疑地生机勃勃,却也滞塞淤浊、死水一滩。北美国家将流水不畅的落后小镇称为“死水”。两位导演电影里设定的小城,仿似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县,是既有真实地理来源,又带有神话诗学性质的抽象场所。小城中萦绕着某种暗黑、有时近乎超自然的力量。马特尔与维加斯电影里那些比喻性质的幽灵故事,简直可与恐怖片遥相对照——黑暗的阁楼、巨大的阴影、吱吱作响的门——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之下仿佛都埋入了关于恐怖与威胁的悬念。
地理、幻想与通俗类型,在卢奎西亚·马特尔与玛努艾拉·维加斯的作品中汇流。本周节目试图以相似思路图解、重绘、探索,看二人先锋的电影语言是如何超越了常规语言,又如何突破了总被强加于葡萄牙与阿根廷电影人的以国家论电影的框架。与其导演作品同样具有启发性,是她们带来的推荐影片。马特尔选择了布努埃尔作品《少女》(The Young One, 1960)。该片是这位超现实主义者对原始欲望、自然秩序与人类秩序的一次有力研讨。维加斯则选择了菲利普·格朗德里厄的近作之一《老左正传:足立正生起革命》(Il se peut que la beauté ait renforcé notre résolution - Masao Adachi, 2011)。格朗德里厄为日本激进的前卫电影人足立正生的诗意画像,天马行空地,以手持数字影像召唤来一个极为主观、可感、令人沉浸的世界,在其中,心底的思想与那跃动、闪光的东京城景紧密相融。
又名:Each with its night / Cada Um com a Sua Noite(葡)
上映日期:1999片长:100分钟
主演:Isabel de Castro Jean-Christop
导演:Manuela Viegas 编剧:Joaquim Sapin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