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好的纪录片,全程跟随艺术史学家Richard Clay的脚步,从艺术破坏的角度回顾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进程和意义。由于本人对艺术实在知之甚少,因此对于“从艺术破坏看革命意义”的角度还是觉得很新奇有趣的。
艺术作品总是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一如君主专制时期,西方的很多艺术作品当中都不仅仅含有美学欣赏的意义。比如纪录片中Richard Clay讲的第一副画,一个女孩手上有一只笼中飞出来的鸟。了解艺术史的人知道,笼中鸟代表贞洁,而这副画中,鸟从笼子里飞出,落在女孩的手上,代表这个女孩已经失去了贞操。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画作背后的故事只有受过高等教育、有些小资的精英们,尤其是出身贵族阶层过着悠闲生活的人们,他们利用古典文化方面的知识来标榜他们的社会地位。不仅如此,很多艺术作品还具有宗教意义、内含君权神授的思想等。
在法国大革命最初的危机当中,艺术被当做一种武器,运用于权势阶级与弱势大众的争斗中。
艺术史学家Richard Clay还提出了一个不同于其他很多历史学家的观点,那就是:那些破坏雕像的并不是愚昧无知的暴民,恰恰相反,他们是聪明的political protesters(政治抗议人士)。
1789年6月12日,巴黎民众从巴黎出发去往凡尔赛,目的是想见国王。而当他们途径“教区分界卡哨”时,他们袭击了教会。但很有意思的是,这群所谓的破坏分子,这群“愚昧的野蛮人”中,还有带着工具的石匠,这似乎早有计划。卡哨边上是几座雕像,其中有一座是女性人物像。她手持一副盾,上面刻有鸢尾花形的纹章(鸢尾花形是法国王权的象征)。至少在群众看来,那就代表着王权。石匠们应该早有预谋,砍掉了这些雕像的脑袋。对此,很多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学家把这当做愚昧的暴民肆意破坏的第一个证据。可Richard Clay并不这么看。这一暴乱虽然损害了财物,但没有造成人员损伤。“It isn't meaningless, it's meaningful.”
从政治上看,1789年,位于进入巴黎之门的这一雕像,法国的保皇党们就像是没有头颅的身躯。这一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雕像背后,并不是一群愚昧无知的破坏分子。
越来越多的雕像被推翻、砸毁,哪怕是受法国民众爱戴敬仰的亨利四世的雕像在革命者们一番思想斗争之后也没能幸免。在将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成功摧毁了皇室之后,革命者转而将矛头对准了下一个目标:教会…… 同样地,在这场“去基督教”运动中,尽管人们苦苦哀求,圣母玛利亚的雕像最终还是被熔毁。
他们不是暴民,而是政治抗议人士。艺术作品的创作和破坏都是手段,其背后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时至今日,通过变更或毁坏象征权力的艺术形象仍是令人激动且兴奋的抗议手段。
借用Dr. Clay的话给本文收尾:
法国大革命告诉我们,对于那些掌握表象世界的人来说,他们的权力不是想当然的,总有人想在这权力的标记上乱涂乱画,推倒它、碾碎它、玷污它,甚至焚毁它,亦或对它进行巧妙和创意的改造,从而创造出新的象征意义。正如毕加索所说:创造的行为总是,首先是破坏性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