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片段:塞巴斯蒂安在卢旺达的经历之后说道:


不相信是一切怀疑的开始,怀疑是一切觉醒的开始。
在上大学以前,我是十足的理科生思维,相信世界是有规律、有理性的,所有事物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贫穷、落后、愚钝、无知是人类无意识地的选择,我们必然有某种「科学的方式」可以实现大同。
和塞巴斯蒂安一样,到大学从学习理论经济学开始,不一样的是,他最终成了一名经济学家,而我的毅力要差得多,中途便迷失了。
有一个学长曾和我说过,经济学不是一门科学,只是一门学科。确实比起物理化学来说,经济学明显地没有正确理论,于此同时,各类的模型和理论像极了人为编造的乌托邦。虽然任何一个科学,在目前都没有摆脱出经验的局限性,经济学只是让资质愚钝的我更容易有了一丝意识:我好像不太信。
带着困惑,想要走出经济学的谜团,于是转进入社科人文的领域。在这里第一次和邓广铭、金克木、罗素、卢梭、韦伯、洛克、休谟相遇,怀疑才真正开始。
我怀疑,世界可能本来就没有秩序,或者没有人类能够理解的因果。
在《约翰克里斯朵夫》,没有哪一种秩序可以解释艺术,人类在未知面前有冒险、冲动的本能,但也有情感和希望所带来的强烈震撼。
在《忏悔录》,我感受到一个人在一片阳光下,一片树叶前的那种惬意和幸福感,我们与其竭尽全力控诉着周围的不完美,甚至如卢梭所言,人类自满于已取得的文明成果,却在18世纪才第一次反思这也许正是堕落的原因,不如说我们只是没有满足和欣赏过尽在眼前的风景,浪漫主义不比工业革命的意义小。
回归到科学(社会科学),却也发现早已有人(韦伯)对文明与文化做了精妙的解读,也是最早更够感受到文化的意义。换一种话说,开始理解「无意义」的意义是什么。艺术、民俗、哲学,即体现着原始的本能,甚至可以说人类就是从无意义中诞生的物种,也可以说,一切的发展和进步又是去往无意义的,如果时空有终点,一切的构建都是无用功,如果没有终点,又哪里需要严格的秩序?
有一种意识在觉醒,也如康德和维特根斯坦所言,或许人类理性和语言的范围内,我们无法构建任何可以表达的秩序。
佛曰:“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离别、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即便是苦,却也是滋味。脱离秩序,个体也好,群体也罢,体验和感知赋予每一个人以意义,即便这种意义也是被构建的,却也有无尽的光芒,你看,你细细看,那个光芒才越来越耀眼。
在之前的日记中,我写过这样一段话:
桑丘看的真真切切:堂吉诃德冲向他的风车,以一个骑士应有的风度进行一场决斗;
艾塔心里明明白白,思特里克兰德提着画笔,以一个画家应有的激情完成一场艺术;
马里于斯无能为力,阿弗罗什一无所有除了小巧的身躯,以一个呼吸者应有姿态哼唱一个时代;
加缪开着玩笑,西西弗斯使出全力,以一个幸福者应有的姿态迎来又一场胜利。
佩索阿对一切都不关心,只记下我们活过的一个又一个「暗夜」。
有些感觉,就只在那一刻,却无比真实。
无论是塞巴斯蒂安所拍摄的战争、动乱、工业还是环境,无疑都是一个很好的反思范本,激发勇气去敢于面对,敢于怀疑。即便面对苦痛是艰难的,也不是唯一的,却是最深刻的。
尤其是互联网以来的革新之快,10年前的回忆也都有些苍白,更不说对千百年前的想象。尽管社会的秩序在变化,文明在进步,但不论多久,我们都可以溯源到有些东西是不曾变的,同情心、同理心让事物趋于同一、思考、遗忘和信仰又让彼此分离。我们只消知道,它们在哪里存在就好。
我想贴两张最震撼我的两个画面:

但在他炯炯的双眼里,却是坚定的毅力和生命的尊严。


空就是无。这样的眼神其实我看到很多人有过,背景可以是现代摩登的写字楼、灯红酒绿的迪厅,但一样的是,对生活的「无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在做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接下来还可以做什么。
对比尤为明显的是,那个丰硕的乳房。记得电影《一九四八》里面有一场景,要给孩子喂奶却因为饥饿没有奶水,在同样艰苦的环境下,“有奶喝”是幸还是不幸?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豆瓣的话题:你是如何克服人生的无意义感的?
我强烈推荐对此话题感兴趣的朋友看一看此片,或许会有一些觉醒的意识给你以启发,更好地去看待和思考以上的问题。

地球之盐Le sel de la Terre(2014)

又名:萨尔加多的凝视(台) / 大地之盐 / 地上的盐 / The Salt of the Earth

上映日期:2014-10-15(法国)片长:110分钟

主演: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 维姆·文德斯 朱利安·诺里贝罗·萨尔加 

导演:维姆·文德斯 朱利安·诺里贝罗·萨尔加多 编剧:维姆·文德斯 Wim Wenders/Juliano Ribeiro Salgado/David Rosier/Camille Delafon

地球之盐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