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比较《阿凡达》、《盗梦空间》这两部今年备受追捧的电影,会发现同样成功的两部电影,却是从两个不同的方向给予我们新的启发——关于电影如何进步的启发。毋庸置疑,《阿凡达》带来了电影技术一次全面的令人惊叹的革新,但刚上映不久就挤进IMDb评分榜前四的《盗梦空间》凭借的却是电影艺术上的进步——高超而又奇巧的叙事结构而取胜。

有的导演能将复杂的故事讲得很清晰,有的导演偏偏喜欢把简单老套的情节讲得很复杂,让观众享受于电影叙事的张弛与猎奇,往往,我们似乎更喜欢后者。电影首先是想象的产物,主创者的想象力和艺术视野的宽广度至关重要。对一个立志于拍好电影的导演来说,想创造给人留下新奇而又印象深刻的电影,必定要具备能令人耳目一新的想象力。《阿凡达》和《盗梦空间》的故事其实都很简单,前者是征地强拆,后者是神偷入室,但两位导演同样令人敬佩的想象力再次展现了不同方向的求索:《阿凡达》是基于一种整体想象,在情节的外部构建一个神奇的陌生化的星球,把一部科幻战争片安排在一个奇绚而震撼的舞台上;但《盗梦空间》却是从电影内部另辟蹊径,在情节中,在电影叙事结构上,让我们看到从所未有的繁复。

《盗梦空间》的成功让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再次证明了他能把故事讲得既复杂又错落有致。其叙事模式注定是具有开创意义的,至少很多人在此片之前没想过一个类似匪盗片的故事可以讲述得这么紧张跌宕,如此扣人心弦。这种叙事能力无疑是很多导演的羡慕而不得的法宝。庞大的情节架构始于一个微小的点——梦境,梦的概念就像一个爆炸开来的黑点,炸开一个庞大的空间,奠基了该片多层叙述的建筑结构,而梦本身的奥秘也足以解释片中诸多看似难以相信的奇妙安排。

一个在梦境中实施盗窃的团队,在接受一个艰难的任务之后,费尽心机巧妙设计,最终在长途飞机上成功得手。这是剧情的基本面貌,也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但这只是该片华丽叙事建筑的金字塔顶层,多层梦境中,越往下,空间越宽广,叙事时间越充裕,故事场景越壮阔,直到潜意识边缘。除了在多层空间的纵向深掘之外,影片还将男主角个人的痛苦回忆并行推进,不仅因为接受这次艰难的“植入想法”的行动与男主角以往的经历有关,还因为男主角是否从对往昔的追忆中实现自我救赎,直接关系到任务能否完成,关系到他是否能安全回到日思夜想的孩子身边。多层叙述空间的纵向穿越深入,两条情节主线的横向穿插交织,让这个关于梦境与行动、救赎与归家的故事展现在一个前所未见的叙述模式中,犹如欣赏一幢巧夺天工的迷宫般的建筑。而且,导演在摄影、场景布置的高标准要求,让这样的叙事过程华丽无比。

《盗梦空间》在引入国内市场时被完整保留,一刀未剪。除了未触及“雷区”之后,也因为环环相扣的情节实在让人无法下手。但同时,很多人都说看不大懂,其实,这个并非叙事复杂的错,而是与片中导演对诸多概念的抛售和叙事密度的不断加大有关。观众一边要紧跟情节,弄清到了第几层,回到哪一层;一边又要推算时间差、想想何谓潜意识边缘,这148分钟里脑子也着实忙碌。

片中,梦境与现实的差异被模糊化,甚至在两者之间的多次穿越,以至于观众看了电影之后都会问最后的结局是梦境还是现实。导演在过后多次接受访谈也没有给我们关于结局的确切答案,是拒绝给出还是连他自己也分不清呢?其实,到了最后,结果并不重要了,是梦也罢,是现实也罢,理性的判断或推理已无关紧要,感性的选择或许才更合乎人情。观众想要哪种结局,完全可以凭着喜好去选择。倒不是因为结局本身设置有开放性,而是因为很多人看完电影后,在步出电影院的那一刻,才似乎有了回到现实的感觉。置身于影院里,欣赏这一个在现实与梦境中来回穿越的故事,我们已如在梦中,连观众都如入梦境,主角是否依旧在梦中的问题还重要吗?能让观众融入电影这个大梦两个多小时,这是多少热爱电影的导演所期待做到的成功啊!

然而,《盗梦空间》再成功,也只是讲好了一个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商业电影口碑与票房双赢的成功范例,而不是故事本身带给我们多少新的美好或思考,乃至认同某些价值。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好的导演对电影想象力殚精竭虑的追求,远比国内某些电影主创者的慵懒做法和道德绑架好得多……

盗梦空间Inception(2010)

又名:潜行凶间(港) / 全面启动(台) / 奠基 / 心灵犯案 / 记忆迷阵 / 记忆魔方

上映日期:2010-09-01(中国大陆) / 2020-08-28(中国大陆重映) / 2010-07-16(美国)片长:148分钟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艾利奥特·佩吉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编剧:克里斯托弗·诺兰 Christopher Nolan

盗梦空间的影评

刃
刃 • 挺好的
123
123 • 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