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梦之前,诺兰之前,电影矫揉造作给谁看?!

 说真的,当我第一次看完《盗梦空间》的时候,脑子是完全混乱的,一头雾水,仿佛看了很多,又仿佛什么都没看见。对这一知半解的剧情,不知怎得却被深深吸引,开始了疯狂的思索。直至今日,我已将《盗梦》完完整整地看了二十遍,颇有感触,才“敢于”写下这篇影评。
 《盗梦空间》如同一盒精致的高级巧克力,外表华丽精密,内心浓厚细腻。整部作品可以称之为是——“完美的完整着”。说他夸张,故事确实天马行空;说他严谨,剧情确实滴水不漏;说它丰满,剧本可谓峰峦叠嶂;说它精炼,全片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整部电影跌宕起伏,高潮不断,从而在紧张的发展之后,来到结局,豁然开朗,不会留下任何负担,而正当影迷们准备安心走出电影院时,一颗并未完全停下的陀螺足以让人发疯,叫苦不迭。堪称经典。
 《盗梦空间》没有宏大的立意或主题,从而反映到生活中最贴近的温情冷暖之上。当现在的影迷已经看够了惯常”以小见大“的”严肃电影“和”暴力无脑“的”爆米花片“之后,一部”以大见小“剧情为主导的”逆向商业片“则更能激起人们的兴趣。诺兰在用《盗梦》告诉好莱坞,不仅只有五花八门的“噱头”和“蕴藏在宇宙之间的某种精神”的感染才能得到惹眼的票房,不骄不躁,不搞大喜大悲同样可以赢得全球的观众的认可与追捧。
 说到《盗梦空间》的剧情本身,就不得不佩服导演诺兰,也许《盗梦》无法成为我最最喜欢的电影,但诺兰却一定是我最最崇拜的导演。有人说“创作最难的地方在于描写一个完整的、全新的世界观”。此话不假,《哈利波特》用了八部电影,《指环王》用了整整24个小时(包括《霍比特人》),而《盗梦》仅用了一部电影,两个小时,就已经把巨大的科幻世界观传达的毫无漏洞,堪称神奇。诺兰对于电影剧本的编写与掌控是大部分导演所无法企及的。诺兰的影片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电影的发展“倒退”,因为他把电影的中心重新放回了剧本与故事情节本身,不再过多考虑外部包装的技术革新。但同时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诺兰的电影让二十一世纪的影迷受到了一次全面的教育,告诉了他们商业电影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以及一种完全不同的观影体验,并不是物质上的改变,而是心灵上的理解。
看过《盗梦空间》,最让人瞠目结舌的也同样是最让人争论不已的便是结尾处那颗不曾完全停止的陀螺,陀螺到底有没有停下?Cobb又有没有回到现实之中?争论的两方都各有理由,无法达成最终的答案。以我个人而言,我认为甚至导演诺兰自己本人也没有为电影的结局作出完整的判断,仅仅是营造出了一个开放型的结局,供人唏嘘。不得不说,诺兰这样很聪明也很明智,这样的结局既可以免于“大团圆”结局的俗套,也可以给予影迷足够的想象空间,赚足舆论。可谓是电影史中“最完美结局”的典范。但同时诺兰也许也在用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局向人们传达着一个信息:其实是否回到现实对于Cobb来说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当他鼓气勇气看到自己儿女那满是笑容的脸庞时,他已经注定无法离开,哪怕那是虚无。其实有时候人不一定需要完全的真实与自由,有时自我的满足与肯定更加的重要,同样是炽热的亲情,即使虚无,又有何不同?正如Cobb与妻子在limbo中生活了五十年,limbo是虚假,但感情却是无比真实。电影不再讨论那久经议论的“对于真、善、美无限追求”,反而重回本质。正如电影中地下室里那些只愿意活在梦境中的人们一样,对于生活的不满,他们可以选择逃避,诺兰并没有对此提出任何的观点,这无关对错,也无关痛痒,这是世界对于小人物的“至高特权”,Cobb也是如此。陀螺是否停下?在现实中,它也许依旧旋转,但在Cobb心中,却早已停滞。
 《盗梦空间》之所以无法成为我的最爱和唯一也许也正是因为它的完美,缺少了一些自我抒发的东西。但无疑,《盗梦》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会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它超脱,它严谨,它用逻辑与思考的“冷暴力”抨击着你的感官,使人为之惊叹。同时,诺兰的《盗梦空间》也是好莱坞一场从未所见的飓风——一种“诺兰式”的商业片的革命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审美,改变着人们对商业变的态度。从而也将电影的发展导向了一条“新路”——不必多愁善感,也不必矫揉造作,仅仅去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就足以震撼人心。

2015.4.10

盗梦空间Inception(2010)

又名:潜行凶间(港) / 全面启动(台) / 奠基 / 心灵犯案 / 记忆迷阵 / 记忆魔方

上映日期:2010-09-01(中国大陆) / 2020-08-28(中国大陆重映) / 2010-07-16(美国)片长:148分钟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艾利奥特·佩吉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编剧:克里斯托弗·诺兰 Christopher Nolan

盗梦空间的影评

刃
刃 • 挺好的
123
123 • 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