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麻木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刚刚有所觉醒的时候。什么都让人感到恐惧。大概最近关注潜意识的东西有点多,看道林.格雷的时候就多多少影射到内心。有网友说王尔德的这部小说里,Basil是超我,Henry是自我,Dorian是本我(Wilde: Basil Hallward is what I think I am: Lord Henry what the world thinks me: Dorian what I would like to be—in other ages, perhaps.),就电影而言很难让人看到这么多。影片中的Dorian出卖灵魂换得青春永驻,肆意放纵享乐,直到灵魂腐朽才幡然醒悟。享乐不等于幸福,不知道这是不是电影最终想传达的,但却是电影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影片里关于道林糜烂生活的描绘让我想到了电影苦月亮,从性爱衍生到虐待,沉迷于欲海而不断突破道德的界限,寻找刺激的顶峰,从性享乐到性摧残到自我虐待。而当你真的到达顶峰时看到的却只有无限的空虚。而空虚带来恐惧。人的一生就是个圆,有因必有果,从潜意识角度来谈童年压抑的每一种情绪,感受到的每一种恐惧都会在漫长的人生过程中浮出水面。出卖灵魂换得无暇的皮面,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做这样的选择,道林会的原因很可能来自童年被虐待的阴影,背上的疤痕其实是长在心里的,而人总是渴望得到他们没有的东西,比如一个很肉麻的字眼——爱。电影里的Henry则更像是一个诱拐犯,正如道林最后对henry说的"I'm what U make me,I lived a live U preached but never dare to practice.I am everything you're too afraid to be "。我看到的Henry对道林是充满嫉妒的,年轻和热情。是他给道林灌输了一系列他自己都不曾相信和遵循的人生信条,误导他,摧残他,直到最后自己也受到威胁。恐惧促使他不断的接近道林,扭曲他的人生,而当道林真的如他所想,实践着他的人生甚至有些野马脱缰时,淹没他的是更深的嫉妒。这也是一个自虐的人。他教会Dorian两件事:控制自己的情绪和顺从自己的感觉。这看似完全相反的两种论调却在道林身上找到了他们各自的服务方式,一个让他从有道德的意识层面回到屈从于欲望的无意识层面,一个为此做好了完美的掩饰。而影片中的Basil则是一个活脱脱的牺牲者,对于Dorian他是真正的爱慕,可这个可怜的“超我”却被“本我”活活扎死。Dorian捧着沾满Basil鲜血的围巾,痴迷的汲取上面的味道,如同瘾君子一般。让人感觉到巨大的空虚感和压抑。写到这儿我又想到了电影香水,同样的疯狂,渴望靠外在的掠取来弥补内心的缺失,到头来发现最想要的早就逝去成了尘埃。撕掉骗局的皮脸,面对事实塞巴斯蒂安选择了悲剧的结果自己,道林想要重新来过也没有得到机会,与腐朽同归于尽。

整个世界就是无休止的人类的战争,彼此抢夺自己没有的东西。不只是石油和海湾,还有存在感,价值感,安全感,喜悦,平和还有当然,爱。

道林·格雷Dorian Gray(2009)

又名:美少年格雷的画像 / 墮落美少年(港) / 不死魔咒 / 道·格雷的画像 / 道·格雷

上映日期:2009-09-11片长:112分钟

主演:本·巴恩斯 约翰·霍林沃思 Cato Sandford 皮普 

导演:奥利弗·帕克 编剧:Toby Finlay/奥斯卡·王尔德 Oscar Wilde

道林·格雷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