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10-26

大辛亥:假如……

正如剧情介绍“放在世界历史背景下考察辛亥革命发生的必然性”,是为“大历史”。

英美风行“假设历史”。牛津大学世界近代史教授福古森(Niall Fetguson,目前在纽约大学担任客座教授),1997年主编了一部专谈假设历史的论文集,从17世纪的欧洲谈到30世纪末。书中所提出的"另类史观"引起欧洲史学界的重视,并对美国史学界产生相当的启发作用。一般读者也许可从史学家的“大胆假设”中,"小心求证"史实,从而获得重温历史的乐趣。

第一集观毕,不仅感慨:

倘若乾隆同意英使两次来华通商请求,中英一战会否避免?试问:从英人首次来华请求通商到鸦战爆发这错过的半个多世纪里,中英正常贸易,我卖英人茶、丝等,换回英国工业革命新技术和新机器,那时英人或未必有今日欧美对华技术产权保护意识,哪里还有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与之对照,日本从变法到甲午获胜仅用了18年,同时逐渐废除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倘若李鸿章给孙中山一官半职,且让孙干的称心,哪还会有革命党人一说?至少延缓数年。

如果清廷和北洋海军1895年在日本露出开战苗头之初就积极备战,而非妄图靠列强调停,中日一战结果或未可知。毕竟,号称当时东亚第一的北洋海军实力着实强于日本海军。

郑观应1893年在《盛世危言》中就指出:日本将来是我大敌。个人对日本人感情复杂。对日本政府动辄要求中国表明发展军力意图,要我说,不妨直白回答它:【有仇不报非君子】。还是美国人强悍,按<波士顿法律>中第一女主角雪梨所说:美国或称不上是慈善家,但绝对是优秀的复仇家。174天内,拉登死了,奥拉基死了,现在卡扎菲死了。奥巴马有绝对理由喜笑颜开。

如果清廷驻英使馆不诱捕孙文,引发英国政府出于“人权”考虑,干预并招来媒体舆论关注,哪会使伦敦蒙难的孙中山声名鹊起,以致在后来岁月里募款招人顺风顺水?

以前不知道的一个史实:李鸿章拿在日本被刺做文章,引起西方列强干预,终使赔款额由3亿降为2亿。如此,李鸿章还是有成绩的。

大辛亥(2011)

主演:未知

导演:韩 晶 

大辛亥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