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3-04

创造明天:导演访谈

导演来学校放映这部片子,放映后有Q&A,做了点笔记。
Q:职业道路?
A:一开始是对学政治新闻感兴趣,后来对新闻界的状况比较失望,就转向艺术表达
Q:怎么想到的拍这部电影?
A:之前在的剧组拍摄一些主流新闻不报道的现状,然后想到拍气候变化,然后听说了ISEF这个比赛。一开始对拍竞赛不感兴趣,亲自去了以后看到一些孩子在做的项目感到惊讶(原话blown away),就想拍摄孩子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弱化竞赛要素,相关方也同意了这个拍摄方向
Q:选择拍摄对象的标准?
A:通过skype面试了一百多人,有几条要求
- 研究项目与孩子本地的气候问题相关,对项目有更多的情感
- 需要地域、性别多样性
- 有被拍摄、公开播放的心理准备,获得监护人、校方同意
选择的过程很艰难,如果不是时长所限也想加入更多的人
Q:联系拍摄对象的时候知道谁会赢吗?
A:联系的时候不知道谁会赢,当然也要选能拍的项目
拍摄对象获奖的时候剧组和拍摄对象家人一样激动,又着急不能错过拍摄领奖的瞬间
获奖的拍摄对象感觉都很擅长交流自己的项目,观察感觉有些孩子虽然也有很好的项目但不太会讲给外人听,science communication很重要。有的时候真的想教他们怎么沟通("dying to coach them"),但是作为纪录片的摄影师不能越界
Q:会摆拍吗?
A:纪录片有的导演会就把自己当成一台录像机,有的导演会摆拍,自己在二种观念之间。衡量的尺度是“导演不造成任何事情发生("don't cause anything")。如果已经确定拍摄对象会做什么事,如有需要就让在镜头前把同样的事再做一次。
总共10个月的拍摄周期很紧张,去一趟印尼很贵,任何活动都尽量跟拍。样片里原来还有更多孩子的个人生活细节,样片放映在商议后删减篇幅加入了更多科学方面的内容。
Q:和拍摄对象现在还联系吗?
A:都还在联系。印尼的姑娘现在还在做相关的项目,她是见过最乐观的女孩,但她现在逐渐认识到了社会中阻止环保技术推广的的阻力。
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发现孩子是完全不会想到课题中的政治因素,很惊讶又有点担心,因为外人看了是会做政治解读,希望孩子能够早点了解情况,保护自己。
Q:影片有怎样的社会影响?
A:大部分的观看感想是“看到了希望,但还有很多事要做”
在做完这部片子后参加impact campaign。发现海外75%的项目都是环境相关的,而在美国只有10%。一方面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严重的污染问题,而美国的环境问题相对不那么肉眼可见;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社会结构,城市、农村环境问题最严重,但住在这些地方的孩子却最难进STEM专业。这部片子在美国农村的学校播放后,启发了青少年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学习,并上了学校的相关课程。
老师普遍反映现在的孩子会说“世界这个样子交到我们手里,已经没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了”
最后说到本片作为教育的目的,任何教育机构邮件联系可以免费获取片子用于放映,官网:[https://www.inventingtomorrowmovie.com/] 相关联系邮箱:education@gooddocs.net

创造明天Inventing Tomorrow(2018)

上映日期:2018-01-20(圣丹斯电影节)片长:90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劳拉·尼克斯 

创造明天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