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样的话大概有点儿站着说话不腰疼——想想独立电影人的艰难处境,想想他们怀揣的新鲜有力的理想,想想中国的艺术电影的正常放映渠道遥遥无期——但是,我们现在对于独立电影,是不是保护过度了?
观看一部独立的文艺电影时,我们通常带着这样的前提设定:这是一部有深度的电影,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接受“教育”,跟随导演进行思考。总有人向我表示:文艺电影,尤其是独立电影还是少看些吧,太累了。真有那么累吗?或者,看这一类的电影,为什么被认为是“需要”感受到累的?
中国当前的独立电影基本都把他们的镜头对准了中国当下的现实,这是好的,就像崔卫平说的,即使面对的观众对中国当下现实有着充分的理解,其实并不需要被提醒,它们的价值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它们将现实陌生化,引起我们对电影所呈现的现实问题的进一步思考。现实主义总是迷失时期的良药。然而如果这些电影只起到“提醒”的作用,只是一个“陌生化”的窗口,那么中国的独立电影有纪录片存在也就足够了,要剧情片做什么?
对于剧情片,我更希望在其中看到导演的独特叙事方式,通过他们独特的叙事方式看到导演对内心、对外部的个人思考。但是眼前的这些统一以纪实笔触进行的叙述,让我觉得他们被“纪实”控制了,被他们本应只是借以表达内心的“中国现实”给淹没了。结果就是呈现在我眼前的影片让我感到非常地不满足——它们太过表面。导演非常努力,然而影片却成了一个怪异的组合体——各种现实的组合体。或者他们把那些现实放到了太过醒目的位置,把观众的注意力都吸引到那儿去了。这仅比第五代导演为人所诟病的“利用中国元素的异邦风情来吸引西方参观者”好一点:现在的独立电影导演拿给我们参观的不再是虚假的、符号化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社会问题,但是,这些现实问题会不会成为不久后的谄媚符号?
这些现实,对于导演对于中国的观众来说,其实不就是身边再平常不过的景象吗?如果能够不把它们表现得那么刻意,而当成日常的状态,在这种平常之下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内心挖掘得再深入一些,我认为这种淡然处之的态度是最好的,也是最诚恳的。别再大惊小怪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卖淫的女孩儿吓不到人,落魄到只能靠卖苦力生存的文艺青年也吓不到人。别让女孩儿念诗,别让青年目睹诗人卧轨后在呼啸的火车旁疯癫地呼喊。更别让他们在空旷的草地上奔跑,给他们爱情的幻想。这部电影是平面的——人是平面的,他们消失在画面中时跟他们出现时的状态完全一样,我看不到他们被渐渐展现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缺失的。他们的责任只是把我带去不同的场景,接触一些同样平面的人。
这种形式的“空间性”电影,有点儿太多了。以空间或者时间来展开叙述并没有好坏之分,它们也只是手段罢了,但不要把人物悬置起来。
《草芥》让我喜欢的只剩下那个短短的隧道片段,蚂蚁载着蝴蝶,与赶上来的两个之前抢劫他们的男人说话,就像是在跟正常的陌生人交谈,而这两个人听到唢呐声后仓皇而逃,落下了从他们手里抢来的包。这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旅途插曲,就像是一出荒诞短剧,让人疑心这只是蚂蚁的梦境,一切都没有由头,他们也无从追问,不需追问,只能被动地接受,连惊讶的能力都丧失了。

草芥(2006)

又名:Weed

上映日期:2006

主演:麦子 李婉菁 李理 

导演:王笠人 编剧:王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