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是一部耗资巨大的战争电影,影片的时代背景是1941年苏德战争正式的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德、苏德、中日之间的战争都在影响着世界格局,苏联与德国正式交战的第一声枪响就在这布列斯特要塞,也就是本片故事发生的地点。影片通过一名苏联小红军战士的回忆叙述,来展现那场发生在70多年前的残酷战争,双方实力悬殊、苏军条件恶劣、腹背受敌,在这样的环境中还能坚持一年的战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骄人的战绩,也是用生命书写的英雄故事。

布列斯特要塞始建于1830年,1842年建成为永久工事,也就是说,1941年开战之后,德军面对的是一座百年工事。编导选取这种工事作为影片所展现的核心地点,就是因为其在历史和地理上具有的特殊意义,二战中苏德正式开战就是在这里,要塞中军民在完全没有补给和支援的情况下,居然坚持了一年的时间,也是一段二战传奇了,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布列斯特这座要塞的功劳。通过这部影片也是在展现苏联军民在二战中不屈不挠的抵抗精神,这也是二战中苏联的一个缩影,不管是不是实力悬殊,只要坚持不投降不撤退,总是会给敌人造成强有力的威胁,战争中,个人生死只能置之度外,正面中枪还是背面中枪,这不是位置的位置,而是关乎尊严和最后的胜利,正是一种不怕死的精神让要塞的军民坚持到最后一个人。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会颠覆大家对于俄罗斯电影的认识,以往大家在《解放》、《莫斯科保卫战》、《攻克柏林》中看到的战争和人物都比较脸谱化,因为当时对于领袖人物的刻画形成了统一的模式,对于战争中细节的展示也不太人性化,都是有些教科书的形式,感情色彩较少,人物刻画不够细腻,颇有读历史书之感。但是《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基本在摈弃过往的战争电影手法,首先就是在人物刻画上注重群像,从军官到平民,都有生动刻画。而且注重表现苏联军队的薄弱之处,这不是长他人志气,而是为了说明为何苏军在战争初期节节败退,因为对于敌人的低估,还是战争前期准备的严重不足,都导致了苏军在初期遭受了致命的重创。

在本片中,我们会看到布列斯特要塞这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军事要塞,在德军的强力进攻之下,如何保全仅存的一些苏军和平民。1941年6月22日,德军向布列斯特这座白俄罗斯边境城市发起进攻,布列斯特与波兰相邻,当时德军已经占领波兰全境,向苏联发起进攻只是时间问题,只不过苏军没有预料到德军的进攻这么快、这么猛。影片中我们会看到苏军前期的武器装备相对落后,并且没有坦克、大炮等重火力支援,面对德军有飞机、坦克、大炮的全方位袭击,苏军几乎只有挨打份儿。不过等到苏军退到了布列斯特要塞之中,得到了稍微的整顿,他们拿起现有的武器开始进行有力的反击,这仍然给予了德军有效的重创,这也导致了德军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得不选择绕过这座要塞对苏联境内发起进攻,布列斯特要塞也成为苏德大战中的一座敌后方要塞。

本片除了在表现手法上的重大突破,在战争场面的战线上也投入了巨资,片中的战争场面非常震撼,枪林弹雨配合炮火连天,战场上的硝烟弥漫不说,苏军队伍中还有德军乔装打扮的奸细混入,苏军艰难的战斗环境简直难以想象,当时形容他们身处地狱都不为过。编导这次没有一味刻画高大全的人物,影片中的大多数人物都有各种性格弱点,很多苏军也选择投降,但始终有人坚持在要塞中和德军周旋到底,导演不仅仅是在讲述一场关于布列斯特要塞的战斗,也是在刻画中战争中的人性百态,像这样在场面、情节和表演上都可以出彩战争电影,至少在近几年是很少见的。
崔汀/文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Брестская Крепость(2010)

又名:兵临城下 / 布列斯特要塞 / The Brest Fortress / Fortress of War / Brestskaya krepost

上映日期:2012-03-16(中国大陆) / 2010-11-04(白俄罗斯)片长:138分钟

主演:安德烈·梅尔兹利金 叶甫盖尼·齐加诺夫 帕维尔·杰列维扬科  

导演:亚历山大·科特 编剧:Aleksey Dudarev/Ekaterina Tirdatova/Konstantin Vorobiov/Vladimir Yeryomin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