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看了英剧《都市传说》(Urban Myth)的第一集 Knockin' on Dave's Door,虚构了一个 Bob Dylan 伦敦访友的故事。里面有这样一个镜头:

<图片1>
除了这集,还拍了青年希特勒的艺考之路;拳王阿里救下一个要自杀的人;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邀请 Alice Cooper 当模特;Sex Pistols 脏话连篇,宣告朋克时代来临那段电视采访背后的故事等等~ 强烈推荐!

鲍大叔在 Dave 的唱片收藏中翻出了一张《多诺万精选集》(Donovan's Greatest Hits),然后感叹了一句:Judas。

这是什么梗?!

我只知道66年鲍勃·迪伦抛弃了民谣、玩起了电吉他、带着乐队在伦敦 Royal Albert Hall 演出招来嘘声一片,其中一个观众对他高呼:Judas(犹大,叛徒)!

<图片2>
再就是65年两个年轻人第一次见面。鲍勃·迪伦24岁,专辑《全数带回家》(上图)升至英国排行榜第一位,来到这里进行春季巡演(随行导演 D. A. Pennebaker 将这段经历拍成纪录片《别回头》(Dont Look Back),我也是看了这个片子才知道两人有交集);多诺万18岁,声名鹊起,当地报纸轮番报道,将他称为 New Dylan。

<图片3>
被认作MV鼻祖的 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
这段就来自 Dont Look Back 的开场

于是我又翻出这个纪录片,不看躲在楼脚的 Allen Ginsberg、不看将与迪伦分手的 Joan Baez、甚至不看迪伦台下的欢饮和台上的演出,单挑出电影中提到“Donovan”的镜头,剪到一起,好好梳理了下迪伦的态度和两人之间的“嫌隙”——到底发生了什么?
Bob Dylan vs. Donovan 中字

如果你看了视频,以下这段可以略过:

场景一:迪伦翻着报纸明知故问:“多诺万?多诺万是谁?”The Animals 前乐手 Alan Price 告诉迪伦,这个苏格兰小子有两下,自己很喜欢他,而且吉他弹得比你好!迪伦半开玩笑地说:“我开始讨厌他了!”

<图片4>
场景二:一个正式场合,西装革履的男人对迪伦的经纪人 Albert Grossman 宣布,他们将颁给迪伦年度最有前途艺人奖,并授予《自由驰骋的鲍勃·迪伦》(下图)销量最佳民谣专辑的称号。迪伦直言:“我才不要呢,让他们颁给多诺万吧!”

<图片5>
这是迪伦的上上张专辑,他的心思早不在这些所谓的民谣歌曲上了

场景三:一个室内乐小演出上,迪伦忽又翻开报纸对朋友嘟囔道:“多诺万,下一个目标,我们明天的目标。”

<图片6>
场景四:迪伦坐在车里翻看报纸,一路无话。

<图片7>
场景五:迪伦和多诺万最终见面,但一上来我们看到的场景并不令人愉快。迪伦在和一个喝醉的人激烈争吵,质问是不是他把酒瓶子扔出窗外。多诺万坐在一旁,只接了句:

<图片8>
然后迪伦房间的这次聚会继续着,多诺万先唱了一首《为你唱歌》。唱到一半,迪伦评论道:“嘿!伙计,这歌不错!”——有人揣测迪伦是故意打断、表扬也并非出于真心。其实可能只是随口一句话,因为开始唱歌后,气氛还是挺融洽的。接着多诺万还点了歌,说自己想听《一切都结束了,忧郁宝贝》。迪伦唱了,解读为惺惺相惜或是针锋相对都无所谓。

<图片9>
<图片10>
场景六:还是在车上,演唱会推广公司的人聊起 OTHER folk singer——Donovan,迪伦看似无意地问了句多诺万的现场火不火。

<图片11>
场景七:还有10分钟开演,迪伦在后台晃悠,又想到了“冤家”多诺万,问道“他不上台吗?”

<图片12>
场景八:最后,迪伦还不忘在演出中黑了一把多诺万,编了句“我看进柜子,多诺万在里面”,塞到《聊聊第三次世界大战布鲁斯》(Talkin' World War III Blues)的歌词里。

<图片13>
影评人把 D. A. Pennebaker 的纪录片称为“直接电影”——没有灯光、没有三脚架、没有录音竿,拍摄时不超过两人,不安排被摄者做任何事,尤其是不作采访……说这样的拍摄手法多使用“墙上苍蝇”(Fly-on-the-wall)的静观视角,有一种“谦逊气质” …… Blah-Blah-Blah

<图片14>
我感觉像在看一部家庭录影带,主角是一个24岁的年轻人。他喜欢戴墨镜、提手杖,烟不离口。时而自信满满又滔滔不绝,时而神经质忽又沉静羞涩。有着和同龄人一样的少年心气,只不过他年少成名,可以用冷嘲热讽和愤怒顶撞世界。最了不得的,是他还可以用歌曲描绘“时代在变”(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或许这才是粉丝狂热追捧的东西吧。

但此时更年轻的多诺万闯了进来。他确实弹了一手惊艳的吉他、唱了首应景的歌,迪伦可能将他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心存芥蒂。加上媒体比附鼓吹多诺万是英国的 New Dylan,迪伦又最不待见那些不听他歌、乱贴标签、瞎写文章的记者,才会满腹牢骚,随口拎来多诺万撒气过嘴瘾。所以看完以后,人们都得出了 Dylan was so mean to Donovan 的印象。

<图片15>
时至今日,这个印象已经融入流行文化中。除了我看的英剧,一个叫 The Passionate & Objective Jokerfan 的乐队在 Bob Dylan vs. Donovan 中唱道:
The Passionate & Objective Jokerfan - Bob Dylan vs. Donovan
Bob Dylan opened up a closet
鲍勃·迪伦打开柜子
Inside was Donovan
里面装着多诺万
Poor, poor Donovan
可怜的多诺万
Just wanted Bobby to like him
只是想讨好鲍勃
Poor, poor Donovan
可怜的多诺万
Being mocked, mocked
by Dylan and his groupies
被迪伦和他的追随者嘲弄又嘲弄
Donovan didn't need to be humiliated
by Dylan and his groupies
多诺万不必被迪伦和他的追随者这样羞辱

还有女歌手 Jill Sobule 抱怨“男神都不完美”的歌曲 Heroes:
Jill Sobule - Heroes
Paul McCartney jealous of John
even more so now that he's gone
列侬都死了 保罗·麦卡特尼还是嫉妒他
Dylan was so mean to Donovan in that movie
电影里迪伦对多诺万那么苛刻
Pablo Picasso cruel to his wives
毕加索打老婆
My favorite poets took their own lives
我最喜欢的诗人自杀了
Orson Welles peaked at 25
ballooned before our eyes
25岁是奥森·威尔斯的巅峰(那年他拍出了《公民凯恩》)
然后就开始自我膨胀
And he sold bad wine
而且他还卖劣酒
Why are all our heroes so imperfect
为什么英雄都那么不完美

<图片16>
话说回来这个“Judas”究竟指什么梗,实在不好,所以翻译组翻了个“天哪”放在那。理解为编剧对65年 Bob Dylan 与 Donovan 会面、加上66年英国现场那个喊声的致敬,偏差不会太大。

后来,这个多诺万怎么样了?我们以后的广播里再仔细和大家讲讲!


来自“美国民谣”《我在看 Dont Look Back|Bob Dylan vs. Donovan》
我们是一个广播节目!在这里可以听到女主播的BB:

网页云音乐:美国民谣
http://music.163.com/#/djradio?id=339366057

微信公众号:美国民谣(talkingfolks)
https://mp.weixin.qq.com/s/UHqIcxsJDK0FiEgCpe2r-g
<图片17>

别回头Dont Look Back(1967)

上映日期:1967片长:96分钟

主演:鲍勃·迪伦 Albert Grossman Bob Neuw 

导演:彭尼贝克 编剧:彭尼贝克 D.A. Penneb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