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世界奇妙物语》并非第一个幻想故事单元剧,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美国就已经有类似作品,而《世界奇妙物语》模仿的便是此剧。那就是罗德瑟林的《The Twilight Zone》。
《The Twilight Zone》,官方中文翻译为“阴阳魔界”。恕我斗胆直言,这个翻译完全体现不出原名的精髓,即“Twilight”一词。(下面为了表述方便,我依然会用官方译名阴阳魔界)Twilight,本意是晨光或暮光,特指黎明或黄昏时分的太阳尚位于地平线以下,微弱的阳光已开始照耀大地,使世界陷入一种为朦胧的状态。这一时刻在电影界被成为魔幻时刻,是一天之中最富幻想色彩的时间。
Twilight Zone直译就是暮光地带的意思,罗德瑟林在第一集开篇就说了一段开场白:
有种超越人类认知的第五维度,那是如宇宙般浩瀚,如无限般永恒的地带。那是位于光明与黑暗、科学与迷信之间的中间地带。那是幻想的维度,我们称之为暮光地带。(There is a fifth dimension, beyond that which is known to man. It is a dimension as vast as space and as timeless as infinity. It is the middle ground between light and shadow, between science and superstition, and it lies between the pit of man's fears and the summit of his knowledge. This is the dimension of imagination. It is an area which we call The Twilight Zone.)
罗德瑟林之所以给剧集取名为“Twilight”的理由我们无从得知,也许是来自他的个人经历,也或许是来自基督教传统。基督教将黄昏视为守夜祈祷的最佳时刻,比如复活节的守夜祈祷通常在前一天的傍晚举行。 将黄昏时分视为通往幻想世界的入口,这并不是美国的专利。日本亦有将黄昏视为逢魔刻的说法。所谓“草木皆眠酉三刻”,天色渐晚的酉时向来被视作邂逅魑魅魍魉的黄金时间。
当然,《阴阳魔界》的故事并非一味的残忍。对于宗教立国的美国来说,朴素的善恶二元论永远有其市场。在那些描绘命运无情、人类渺小的故事之外,罗德瑟林同样用妙笔撰写了许多情暖人心的鸡汤悬疑。 如《Kick the Can》(踢罐子)这一集,男主角查尔斯是名住在养老院里的老人,他想要搬出养老院和儿子一家同住。在多次遭到儿子拒绝后,他向养老院的其他老人们说这是因为他太老了。而他之所以那么老就是因他活得像个老人。只要不再活得像个老人,那么他们这些老人也会变得年轻。于是在某天夜里,在查尔斯的带领下,老人们用各种方法躲过院长的耳目,跑到了养老院外头玩起了孩提时代玩的踢罐子游戏…… 日本推理作家乙一经常写出两极分化的作品,治愈的鸡汤和残酷的恐怖。所以读者们常用“黑乙一”“白乙一”来形容他的某些作品。 我认为罗德瑟林在电视剧中有意识地均匀分化正负能量,很难说他自己到底倾向于前者还是后者。根据我对这部剧的观摩,恐怕他还是更倾向于后者的,即残酷命题下的人性。 《阴阳魔界》中有很多集乍看荒诞,却引人深思,能够在一瞬间让观众联想到某种社会议题。比如第二季《It’s a Good Life》(生活真美好)这一集中,罗德瑟林描写了一个单凭意念便能够随意处置任何事物的超能力儿童安东尼。在这样恐怖的超能力面前,安东尼的父母及亲友活得是战战兢兢,只能用比溺爱还要柔顺一万倍的低姿态去侍奉安东尼,惟命是从。
这里不得不让让人怀疑罗德瑟林是有意讽刺二战后呈平已久的美国社会中逐渐膨胀的儿童溺爱问题。 更直白的隐喻同样出现在第二季《Eye of the Beholder》(美的标准)这一集里。在这一集,女主角是位正在进行整容手术的罕见丑女,四分之三时间里她的面部都包裹着绷带。除了反转效果绝佳的剧本外,本集出色的构图与运镜令医院呈现一副肃杀气象,画面被许多别有用心的手法切割成一阴一阳,把医护人员都衬托得十分诡异。这就让观众能始终对这位整容失败的女性到底会有多丑保持好奇。罗德瑟林不可能只写单纯的故事,他想讨论的并非整容的对错,而是人世间是不是存在绝对的美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