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准备在飞往北京的飞机上看部安东尼奥尼的,但是看着看着竟然看睡了过去,是被一个拿着体温枪的人弄醒了。看着剩下的时间和电都不够了,我就先把欠下的Solaris写了吧。
首先,我觉得Solaris这名字不知道比“飞向太空”好多少,直译为索拉瑞斯都好啊。“飞向太空”不仅太俗,而且我觉得完全地丧失了这部影片的美感。而谈到这部影片的美感,我不禁想起了去年看的皮特的“Ad Astra”,感觉这部就像是对Solaris极其拙劣的模仿。当然也还有《湮灭》。(我觉得《湮灭》还要好些)
我一直都认为电影中的美一定是与错位有极大关系的,而此类太空题材即是最好的舞台。在太空中的任何不真实的场景会变得真实,一些真实的场景却又会如此虚幻;而这也是脆弱的人走向疯癫的过程。因为他的思绪仿佛失重了一般,在目光的不断对焦中眩晕,最终将自己的全部胃液、甚至生命,都呕吐了出来。
那这样一个扭曲的过程,美又是从何体现的呢?
我想说,这部电影的偏向十分明显,那位由中微子组成的女士便是一直占了上风。她从他人的思想中诞生,仅仅只是一个具象化的“梦中情人”。她只知道爱创造她的人,而并不知道为什么;而她最初也不能脱离创造她的人,就像正负电荷总是趋向于靠近一般。(为什么男人离得开呢?这个问题可以留给读者思考)
而之后的她,其实是一个有些俗套的“成长”过程了:在与社会或与他人(非那个无感情的创造者)的搏斗中,她最初想到的是无意义的死亡。而这样无意义的死亡看似是满足了自己,实则反而是没有建立真正的自己的表现。就如同一个未知世事的高中生因考试不理想而自杀一般。但她之后的自杀却是一种真正建立了自我的表现。
跳出来说,其实女人最后的自杀实则是整部电影的妥协,也完全可以作为真正的结局。这不仅是女人对于自己的妥协,其实也是女人、社会、以及这个创造者——男人,三者之间的妥协。甚至是这个人造的空间站,人类思想与Solaris这个如大脑般思考的大海的妥协。它们互相之间都退了一步,而两者都从对方那获得了许多。

为什么一定要叫Solaris,而不是“飞向太空”。因为其实Solaris仅仅只是一个代称而已,它仅仅只是一个人类最开始对于世界的想象——一块无边际的,完全平面的海洋。它并不是真正存在在那里的。塔科夫斯基或许仅仅只是复制了人类最初对世界的想象到人类最初对宇宙的想象之上。而我们也可以说太空站是一个人类想象的“前哨点”。
这部电影既可以说说是一部科幻片,也可以是一部剧情片。它的确是以太空为背景,但实则是在讨论人类本身的思想罢了。有一种人类进入太空后的预想以及一种类似关怀之感。

最后的结局我实在是没有想到。就如同我一开始说的,老塔完全可以在女人自杀后便结束本片,不会对这部电影的地位以及观感有任何损伤。但是最后的“恶趣味”(我可以这么说吗hhh),却是非常有趣非常有趣的。可以说成是人类本来便处于宇宙中,只是宇宙中的一渺小事物而已;亦可以说为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每个人的世界仅由自己想象生成。(完全的唯心主义)
中间的很多镜头极其漂亮,极其舒服,全片观影感极好,可谓是老塔入门的较好选择。吹爆就是了!

飞向太空Солярис(1972)

又名:索拉里斯 / 星球疏拉利斯 / 梭拉丽斯 / 索拉瑞斯 / Solaris / Solyaris

上映日期:1972-03-20(苏联)片长:167分钟

主演:纳塔莉亚·邦达尔丘克 多纳塔斯•奥威戴斯 尤里·贾维特 弗拉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编剧: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弗雷德里克·格伦斯廷 Fridrikh Gorenshtein/史坦尼斯劳·莱姆 Stanislaw Lem

飞向太空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