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5年荷兰)

画家Vermeer, 他的生命就是他的艺术。当他听到Griet说云的颜色,看到她对他画作着迷的眼神,对他神秘的小孔成像充满原始的好奇,探求和喜悦时,他感到来自另一灵魂的呼应。

Griet与女主人间的较量颇为有趣。画家并非厌恶女主人,当她弹电琴时他亦沉醉的站在她身后抚摸她后颈。这一幕被少女看到,愤怒而不动声色。可以看到,少女丝毫不因自己的女佣身份在面对一个上层社会男人的感情时体现出怯懦和卑微。相反,当大房间内炉火燃烧,华贵的灯饰闪烁,房间里坐着画家与女主人,这时镜头里她走进来,步伐迅速而坚定,走向需要擦拭的器具。她不看一眼画家,却一瞬间把他的目光夺走,直穿过女主人苍白的脸庞。几近赤裸的精神诱惑,她无声的抗争。
而女主人和画家的儿子,那个从始至终站在暗地里带着恶的眼光窥视的小男孩,有一次把她刚刚洗净的被单弄脏,她毫不犹豫给了他一巴掌。作为女佣,她是勇敢,有独立精神的。

然而,她只是个女佣。当她一次次靠近画家的艺术和生命,从帮他从柜中拿钛白色,到买颜料,研磨群青色,到最终跨越阶级当他的模特,她一直在逃离与欲望间奋然挣扎,其间更面临恐惧与陷害。这压力来自舆论,她甚至从恋人彼得-街上那个屠夫的儿子口中听到自己与画家的风言风语,更来自道德束缚及另一女人眼中的刀光。

她终究放下一切世俗的顾虑,在画家坚定地要求她戴上女主人的大颗珍珠耳环时,她最终没有拒绝,坚定说道:我都听你的。当她坐在他的画架旁,他凝视她的嘴唇,说:抿一下,再抿一下,再抿一下。于是她本已饱满的下唇变得越加湿润迷人,情欲埋藏在画家岩石般冷峻的蓝胖(脸庞)下,或是你认为他此刻被少女纯粹的美所占有。好看的是,影片始终没有展现他们任何的肌肤之亲,你却深刻记着她的紧张,憧憬,惊异,恐惧,欲念,占有和爱。那晚她让他把针尖烧过火苗,亲手穿过她的耳垂,缓缓地,用力地“嚓”地一声,火烛细密地燃烧着,这被戳破的身体。

如此勇敢,是否仅当面对这样一个才华卓绝,严肃内敛却在她遭受陷害时像狮子一样把家中几近“洗劫”,找出龟壳木梳帮她洗刷了冤屈的男人,仅当面对这样一个被艺术而占有的,与自己相似的灵魂才会有?

几乎没有一部电影让我连续两个晚上重复看-
看去赴宴的公爵一行,夜晚划着船抵达画家的宫殿,河水,古堡和灯火摇曳。
看Griet与小屠夫Peter走在17世纪荷兰乡下的路上,大片金绿色的原野,树木,映着Peter对Griet狡黠而纯真的爱情。
看Griet穿着单薄的灰紫色衣裙,走在大雪里,沿着古老石墙拾阶上桥,推开门看着老人从玻璃瓶中倒出大块的群青色颜料。

看最后的,那幅画,当它第一次缓缓从影片中隐现,已几近结尾。这幅画承载了太多的含义,它出现在公爵注视的目光中,公爵好色贪婪,却是它最终的归宿。它在影片中第二次出现,镜头缓慢流转在戴珍珠耳环少女剥落的脸庞上,背景音乐是“Griet’s Theme”,及其动人,一瞬间时间消失了,你感到窒息,一切静止在那一刻,衬景是无尽的虚无与苍凉,所有复杂的,交织的情愫都因一幅画化为永恒。眼泪滚滚而来。或许就为什么,这是唯一不受剧情影响,连续两个晚上让人动容的镜头。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2003)

又名:画意私情(港)

上映日期:2003-09-07片长:100分钟

主演:科林·费尔斯 斯嘉丽·约翰逊 汤姆·威尔金森 朱迪·帕瑞福特 

导演:彼得·韦柏 编剧:Olivia Hetreed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