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6-06-14

第八日:被上帝遗忘的快乐

给电影定一个题目是一件很考验人文字素养的事情,既要切中影片的主题,又要简练精致、含蓄隽永。比如说本片的名字,字面上的意思人人都清楚,但依我的经验,字面意思越是简单,言外之意就越是丰富。这样的片名对我这样的人来说具有致命的吸引力,观赏影片的自始至终都被好奇心所支撑着——到底这三个字中蕴含了怎样意味深长的道理?

影片一开始就告诉了我们这一构思来源于上帝创世记的传说——第一天创造了光,第二天造空气和水……第七天休息,那第八天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就是影片试图要解答的问题——除了上帝在这一个礼拜中所创造的东西以外,还有什么是这个世界所不可或缺的?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解读《圣经》,导演正是出于这样一种思考,重新诠释了创世记的概念,即创世记还需要一个第八天,而且这个第八天所创造的东西对人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转引经典的时候,导演是做了很大的颠覆的,日月星辰变成了电视唱片,动物植物局限于草坪蚂蚁,而且还加上了一些人的主观感觉,比干巴巴的原文更生动形象。当然这难免会受到顽固分子的抨击,但艺术显然是不会只认一个上帝的。

当然本片不是神话片,真正的故事跟宗教毫无瓜葛。本片的主角是两个男人,一个精神病和一个正常人。其实疯子、弱智、精神病这些题材在电影中也已经被反复挖掘过了,《飞越疯人院》伸张的是疯子的心灵自由,《雨人》讲述的是智障者单纯亲情的可贵,《梦旅人》是对精神病的产生根源和生存状态的反思。本片的故事竟像是上述三部电影的综合,精神病人在外疯狂游玩的那段是模仿《飞越疯人院》,乔治和哈里的交心过程在《雨人》里似曾相识,最后乔治的身亡跟《梦旅人》的结局也略有神似。从本片的风格和主题来讲还是跟《雨人》最为接近,只是模式化的情节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影片的新奇感打了折扣。乔治跃下高楼的镜头很具如秋叶般静美的诗意和美感,但对整个故事来讲,还是显得突兀了。

哈里跟我们所有的城市上班族一样,每天机械化地运作着生活和工作中预设的每一个程序,工作中能够信心十足侃侃而谈,但一离开工作岗位就面容僵硬恐惧空虚。钱越赚越多,职位越升越高,但人与人之间情感却越来越生疏,生活也越来越没有味道,这样的赚钱机器理所当然地要被妻子女儿所背弃。其实导演并没有表示工作和家庭是绝对矛盾的,只是提醒我们在追名逐利之余,不要忘记生活中还有一种非功利的快乐,不要忘记我们奔波的最本来目的。

我们的工作为何会和快乐背道而驰?从哈里平日的演说中我们就可以窥见端倪。他日复一日地教导员工,面对客户的时候要善于模仿,因为相似性会更容易获得认同,人们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共性视而不见,但另类的个性却往往会成为令人不快的眼中钉肉中刺。这其实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即对既定价值观的固执和对异端的不宽容。推销员们为了获得顾客的好感堆起笑容唯唯诺诺,每个人都带起了一张人格面具,拚命压抑内心的真实想法,以至于自己在生活中所扮演的真正角色都迷失了。房龙曾说过,大自然对任何标准化的理想都天生的反感。人类再如何高等,毕竟都只是大自然的一员,表里不一的伪装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内心的追求愉悦的本能。

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最真诚的人,一种是孩子,另一种就是疯子,所以他们也是最快乐的。乔治带给哈里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理念,勇于追求,毫不做作,尽情释放心中的每一点痛苦和欢乐。他很热烈地向哈里从来不予理睬的街头乞丐打招呼,很孩子气地索要商店里的鞋子和巧克力,很直接地对每一位心仪的女子表达爱意,很淘气地对卡车司机做鬼脸。他做事从来都没有预先的理智思考,只要欲望一产生就直奔目的。普通人可能会对这样的任性妄为鄙夷唾弃,但对哈里这种已然完全丧失快乐理念的人来说显然具有巨大的冲击力。

于是我们还是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上帝在第八日到底还应该创造什么?导演说:“第八天,他创造了乔治,乔治很棒!”乔治所代言的,就是蓝天下的白云和草地里的瓢虫,就是漫天的焰火和满嘴的巧克力,就是耳中轻盈的音乐和梦中妈妈的爱抚,就是单纯的心灵愉悦,就是浑然忘我的快乐。影片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就是那大块大块绿色的背景,代表了一种新鲜向上的力量,给男主角的心理转折营造了恰当的外部氛围。即便镜头对准的是城市街道,也并非完全冰冷的色调,始终让人看得见一丝温暖的希望。当哈里小心翼翼地模仿乔治在水中独舞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微笑——原来我们每个人都能得到被上帝所遗忘的那种快乐的。

第八日Le huitième jour(1996)

又名:第八天 / 第8日 / The Eighth Day

上映日期:1996-05-22片长:118分钟

主演:丹尼尔·奥特伊 帕斯卡·杜奎奈 缪缪 

导演:雅克·范·多梅尔 编剧:Jaco van Dormael

第八日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