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人,迫于生计,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他们辛苦付出,拼命挣扎,却不被认同,想转身才发现离家已久,原本熟悉的故乡已经陌生,陷入不伦不类的境地,找不到身份,迷失了自我。仿佛蝙蝠,非禽非兽,无颜见天日,只能昼伏夜出。
当年第一批走进城市的,被官方媒体称为“流民”,不知有多少人还记得?现在中国有一亿五千万农民工,据说他们“代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从宏观上看,他们为中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做出巨大贡献,却不是主要受益者,有时甚至还成为受害者,失去了土地,也没得到城市身份。从微观上看,他们中每一位都是有血有肉的个体,有温暖,有尊严,都有一颗伤痕累累的心和潜意识里回家的梦。
不妨走进《到阜阳六百里》,看看一群在上海打工的阜阳人和他们的回家梦。


导演原打算拍一部关于“上海阿姨”春节回家的纪录片,后来又改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故事片,所以影片即有细腻而生动的真实感,又不乏让人回味、思考的情节。影片没有宏大叙事,只是讲述了三两个人的生活,而这已足以动人。
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狗哥修了一辆报废的长途汽车,请求曹俐寻找买不到票的阜阳老乡,凑足一车,回乡。每个上车回家的人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我们理解他们迫不得已离家:或许是为人所欺,不见容乡里;或许被人所骗,倾家荡产;或许骗了别人,躲避官司;或许像曹俐那样,由于婚姻不幸;或许仅是为了有口饭吃。
然而,这部影片告诉我们,他们回家的原因,或许更令人动容,尤其是像谢琴、小月这些回去就不再回来的人。当年谢琴来到上海,为了一纸户口、一窝棚户区的房子,嫁给了之间毫无感情可言的丈夫。丈夫死后,女儿是她唯一的心理寄托和精神支柱,经常是热脸贴人家冷屁股。她热情(帮助曹俐拿行李那段)、勤劳(做家政不嫌路远),这是从家乡带来的品质,却也坚毅、能战(不在拆迁书上签字,与当地妇女吵架),这是为了生存练就的本领。她拥挤的小屋,还租出一半,与曹俐合住。某天外出做家政,无意碰到女儿做了别人的情妇,相对无语,默默走开。命运竟会如此捉弄这位老妇。回家路上,她骑着自行车上坡过桥,仿佛用尽了生命所有的气力,人不到绝望,不至如此。背景音乐也恰到好处,烘托出人物内心强烈的情感。曹俐回到阴沉、狭窄的住处,谢琴躺在床上。给我留个座,我要回家。什么时候回来?不回来了。


《到阜阳》颇受指责之处是其反映现实不够深刻,仅仅蜻蜓点水,未能很好展现中国农民工的面貌,这点反映在影片主角身上尤其明显。曹俐精明能干,她曾只身到广州开办工厂,生产服装,她靠个人信誉和能力帮狗哥拉到一车的乘客。然而她不像其他角色那样沉溺、浸泡在现实中,她有一种超脱的风度。
可惜,《到阜阳》这一缺点,所表现出超越现实的东西却正是我喜欢这部影片的原因。曹俐身上那种失落感和漂泊感是超越社会阶层、时代背景和具体语境的。如此,观众方才更能感同身受;理解和移情也会随之而来。
一位女子坐在长途汽车里,似睡非睡,掠过那张疲惫的面孔,我们看到窗外蓝色挡板围起来的建筑工地。影片从最开始就着意营造羁旅的愁思和无家可归的感觉,曹俐下车后,我们看到一个人很难拿得过来的行李,又立即印证了此点。
导演觉得秦海璐就是曹俐,秦解释说可能是因为她求学、演戏,长期在外,“身上无形中就有了那种漂泊感”。这里不仅关乎演员与人物的啮合,长期生活在外的观众会感受到同样感觉,不由触发自己的羁愁乡思,产生共鸣。


谢琴失去了精神上的寄托,对城市没了留念,所以不如归去。而曹俐选择留下来,即便是狗哥那打动了无数观众的故事,也打动不了她。父亲不让她与混混在一起,我记不太清是不是她跟人家私奔了;受混混虐待,孩子都不让见面,她选择离开,父亲百般挽留无效,不让她去但在她走时还是塞给她200块钱。狗哥说每年春节回家,都见到她父亲蹲在村口墙根,天天一早过去,直到晚上才回去,因为她也不说回不回家,村里路改了,怕她找不到回家的路!到如今,你难道不该回去到你父亲坟前一拜吗?

曹俐或许认为死者长已矣,回去已经于事无补了。但这回家的未竟之梦,却是导演邓勇星永远的悔。他离家二十多年,父母请求他回家,他年轻气盛,拒绝回家,直到父母过世后,才追悔莫及。所以《到阜阳》也算是圆了邓近三十年来的梦。
我们不得不承认,像邓勇星一样长期离开大陆的台湾人,对乡情的感触尤为深刻、动人。旅居海外的华人那就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了。美籍华人作家哈金年轻时一直认为思乡是一种没有意义的情感,人应该向前看,但年纪大了就不再这么看了,他在新作《落地》中坦言:“思乡的确是一种难以压抑的感情,就像爱情。”
也许长期离家的人才明白回家的意义。走了出去,才看得清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及其对自己的意味着什么,也才能明白自己想要的,认识自己。鱼永远不知道自己生活在水里。电影海报上“人生为了回家,终究离开家”,不知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


我们再在回到有超脱风度的女主人公,其他人都埋在自己的世界,她却置身其中,同时又出乎其外。即是参与者,也是旁观者,旁观别人也旁观自己,所以清楚要走的路。在车离去,大家回家后,她回到屋里,坐立不安,踱来踱去,然而最后,她推开窗户,阳光照进来,心情也一下子释放了。观影结束后秦海璐谈到这段时,说自己“演的是一种精神,不是人。”阳光照进屋子那刻,确实让人释怀。此前屋子内一直昏暗,白天黑夜皆如此,这种昏暗也象征了一种生活状态吧。
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且姑妄言之,胡乱解读一番。小月在车开动前,送给曹俐一股绳子,那是家乡用来捆麦子的,回去后曹俐将绳子放到床底。这股绳子,结实拧成,象征曹俐的思家之情,虽然可以放起来,但总有一天要爆发的。
说到参与与旁观,突然又想起《了不起的盖茨比》来。那里面几个主要人物也都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或生活方式,从中西部来到纽约。太置身其中了,容易成为被伤害者,譬如盖茨比。小说叙述者尼克即是参与者又是旁观者,目睹了盖茨比的起家、死亡和悲剧之后,他也选择了离开喧嚣、热闹的纽约,返回中西部老家,他从未觉得自己是纽约的一部分,虽然那里有,或曾经有过自己的梦想。
这个问题也颇值得中国当代从农村来到城市那群人思考。与前辈迫于生计涌入城市不同,所谓的“新生代农民工”受过教育,他们走进城市更多是自主的选择,为了更好的生活、更多的机遇,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既要挑战来自家庭的束缚,还要应对来自城市的偏见。一方面要积极融入城市生活,另一方面还要不迷失自我,时刻谨记自己的追求。在城市接受高等教育留下来的那群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因为懂得,所以深刻。美籍华人张彤禾辞去《华尔街日报》的工作,来到东莞,同那儿的农民工一起生活了两年,写出《打工女孩》,她也是直到后来才发觉自己原来跟她写的那些女孩之间有着多么深刻的联系:“我也离开了家,了解生活在举目无亲的地方那种孤独漂浮的感觉;我亲身感受到人轻易就会消失不见。”邓勇星的回家梦也好,秦海璐的漂泊感也罢,都是同一个道理。


影片另一受到诟病之处,是许多情节交代不清楚,甚至整个情节就不完整。曹俐的儿子发生了什么事?谢琴的女儿又发生了什么事?女主角为什么不回家,她后来怎样了?
遗憾的是,这一缺点,和此前表现现实不完美那个缺点一样,恰是我喜欢《到阜阳》的原因。颇有趣味,《到阜阳》别人眼里的缺点,在我看来,都是优点;而且正是这两点在相当程度上成就了这部影片。
第一点已经谈过,下面就看看影片的叙事留白,即不把故事的一切都叙述出来,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曹俐的故事,是在她与谢琴和狗哥的对话中渐渐叙述出来的;随着当前故事的展开,关于她的从前我们知道的也越来越多,慢慢形成一个框架,虽说这个框架未必完整、清晰。电影拍摄时,是从她与父亲的争吵、不幸的婚姻开始的,是从离家开始的,最后剪去了秦一半的戏份,银幕上只呈现了回家的部分。这一处理不仅浓缩了故事的节奏,而且集中观众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去想象、去思考,也赋予了故事更多的可能性、更丰富的内涵。
至于曹俐未来如何,电影留给了我们一个开放性的结局,留下一个无限的想象空间。有些事情,永远没有答案;有时答案会毁掉一切。《到阜阳》这个结局不仅开放,而且来的毫无预兆;我们还不知道,还没做好准备,突然就到了算不上终点的终点。
车开启,谢琴拿出馒头啃了一口,所有的伤心也随着这一啃迸发出来,无声的眼泪涌出。镜头切到车的外部,鸟瞰的视角,回家的车行驶在城市中,其缓缓的节奏正适合此时的心情,一股莫名的忧伤。音乐同时响起,淡淡伤心的曲调和歌词,“当我真要踏上归途/熟悉的路会让我却步……我努力的奔跑/何处是我最后的落脚。”歌曲清浅,配合着缓缓行驶的汽车,突然出来片尾字幕。这才恍然,原来这是片尾曲,原来故事结束了。我们还没做好准备,但心似乎已经跟着回家的车一同去了,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不尽的惆怅。
字幕还没结束,响起了800多人的掌声,掌声还没停歇,主持人宣布主演秦海璐在现场,访谈回答大家的问题。上面提到的幕后内容,大多是从这次访谈中得知的。
最后以电影播放前FIRST青年电影展发起人的话结束这篇东西,大概意思是,希望灯光关闭后,电影在你眼里,当灯光再次打开时,电影在你心里。


PS:访谈结束时,秦海璐鼓励青年人(FIRST青年电影展界定“青年人”为18到44岁之间,那我大概在中间位置,岂不正当青年?:))表达自己,所以趁着五一假期表达一下。每当午夜之后才有兴致敲键盘写几个字,所以涂抹这几句文字,我也是开头提到的蝙蝠,非禽非兽,只好昼伏夜出^_^。另,换了好几个开头,都觉不好,也懒得再改了。

到阜阳六百里(2011)

又名:Return Ticket

上映日期:2011-12-23(中国台湾)片长:89分钟

主演:秦海璐 唐群 李彬彬 沈羿铨 周益伦 

导演:邓勇星 编剧:杨南倩 Nan-Chian Yang/秦海璐 Hailu Qin/席然 Ran Xi/邓勇星 Yung-Shing Teng/葛文喆 Wen-zhe Ge

到阜阳六百里的影评

种树书
种树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