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4-21

到阜阳六百里:何处是故乡

世界是一个笼牢
我努力的奔跑
何处是我最后的落脚
——片尾曲《回家》

阜阳。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地方。

阜阳市地处安徽省西北部,面积9979平方公里,耕地58.5万公顷。辖界首市和太和、临泉、阜南、颍上及颍州、颍东、颍泉三区四县。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城市,农村富余劳动力200多万人,是全国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

这是网络搜索得来的结果。全国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是这部影片的背景。或许没有谁比我,一个阜阳人,更合适来描述看完这部影片的感受。我无法向你形容这是一个人口多么密集的地方,每逢过年过节,街道上便是一副人挤人的景象。而春运时的火车站,更是让人不禁感叹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人口的压力使得成千上万的阜阳人,扛起行李,拉上箱子,踏上了离家的路途。而上海,我们口中的魔都,是阜阳人的聚集地之一。不知道上海多少高楼大厦,是阜阳的工人搭建起来的;不知道多少家庭,是阜阳的保姆帮忙服务的。无数个九儿一样的散工,无数个曹俐一样的清洁工,无数个谢琴一样的保姆,构成了上海的一部分。这两座城市,由这样一种差异而尴尬的方式连接了起来。第六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故事片《到阜阳六百里》将故事设在上海,展示了这样一种差异而尴尬的社会境况。四个主要人物,因与混混交往怀孕与父亲断绝父女关系后在深圳做生意失败的曹俐,嫁到浦东的以为能成为新上海人的谢琴,认真且油滑的狗哥,想供弟弟上大学的哑巴九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标签是在沪务工阜阳人。然而在上海活着的这些阜阳人是怎样的状态呢?

每一个在外劳累的人,或许都是有一份念想的。影片中这样的人物最典型的就是谢琴。她在上海固执、坚强地活着,她坚信自己走过的路,坚信自己的努力。她已不年轻,却拼了命要为女儿谋一个好的出路。她死守着房子,与人打得头破血流,在一杯廉价的酒中给自己安慰与活的勇气。影片里出现了几次她卖力地蹬着自行车上吊桥的镜头。多么吃力啊,她费了好大的劲骑着车,给女儿送馄饨,送毛衣。因为女儿在,她的意义就在。最后一次找女儿,是在一个高档的小区里,女儿穿着浴袍,头发湿漉漉的。谢琴一看就明白了。她演得太好了,那种表情,惊讶,失望,愤怒,难过,所有的情绪在那一瞬间全部涌了上来,所有的表情,面部细节都太到位了。然后,一切就都显得那么无力了。她在这座城市存在的意义轰然崩塌。她没有理由再在上海努力下去了。那些挨过的打,流过的泪和汗,还有什么意义呢?当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一炬,谢琴没了那个给她力量的坚强支柱,她只好回家,落叶归根。她的乡愁,是努力了多年,却终于发现自己与故乡无法切断的精神联系。除此之外,九儿,小月等人,都是为了自己的亲人,努力着,挣扎着的。如果没了孩子作为念想,或许,他们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了吧。

就算是不愿回家的曹俐,何尝不是在深夜里,反反复复地滑动着手机,屏幕黑了又亮,亮了又黑,一个可爱小男孩的照片,出现,消失,出现,消失。当狗哥告诉曹俐,她爹每天在墙根下蹲着等曹俐回家,只是怕因为道改了,曹俐不认识回家的路时,曹俐的眼泪又说明了什么?曹俐的念想是什么?她选择不回家,不能说她没有乡愁。她的乡愁早已被解构。她说家里什么也没有了,不愿回去,而上海小小的蜗居又禁锢着她的精神。她最后推开窗子,光照进来,洒在她身上,她仿佛寻到了一丝方向,又仿佛没有。她孤独地在城市里,该往哪儿走?这座城市里的务工者,在城市与故乡间徘徊着,彷徨着。

此外,电影的镜头语言干净流利,与电影蕴含的人文精神内涵相辅相成。

电影的纪实性很强。电影大量使用了长镜头的方式来记录所想给观众看到的一切,从而追求一种时间的连续性与空间的完整性。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认为,电影的本体论就是一种影像的逼真性特征,电影的使命就是用运动、空间、声音和色彩与完整地再现世界,至少也是作为逼近现实的“渐近线”。他推崇摄影机在本质上的真实性,他认为,电影首先是一种人道主义。《到阜阳六百里》大量的长镜头与景深的使用,客观真实地记录了人物的生存状况,而极少有运动镜头,更乏快速运动的镜头。人物被放置在众多物体中,近景、中景、远景和谐有序,客观冷静。而且稍加留心便可注意,镜头较多为人物的背影与侧脸,客观与主观静静交融,而镜头静静地安置在那里,注视着这些底层人物的一举一动,没有过分悲悯的渲染,也没有过多的感情色彩,仿佛是白描的叙述,平白朴素的话语,不用什么矫饰的语言,把最本真的,最朴素的,最原始的一切撕扯开来,裸露出来,给予这些底层的人们最真实的人道主义的关怀,给人以无尽的思考。

光影与镜头凸显人物的内心,叙事自然。影片的镜头感真实自然。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曹俐在客车靠窗的座位上,她的脸一半在阳光里,一半在阴影里。正如她在上海的生活,一半在现实里,一半在不知在何处的念想里。在曹俐与谢琴居住的小阁楼里,昏暗的灯光,自然地表现出了打工者的生存环境。有一个镜头是镜子里的曹俐,面庞模糊,没有表情。镜子里一面表现出了屋子的狭小,一面映照了曹俐模糊的脸和她模糊的心。而在拍摄破旧大巴车的一个镜头里,越过大巴车,镜头上移,显示出居民区的破败与环境的真实。此外,昏暗的光影较多地体现人物的背影与侧脸,展现精神的复杂与孤独。一切叙事都显得那么朴实自然,恰到好处。
电影构图别有用意。观影时稍加留心便可发现,当拍摄多人镜头时,几乎全部都是过肩镜头。在不同的场景里,人与人之间细微暧昧而又复杂的关系在不同的过肩镜头中缓缓渗透。

其实,影片中的阜阳话,并不地道,除了那个修巴士的工人,其他人口中的阜阳话在我听来总是别别扭扭的。我想起了去年热映的影片《亲爱的》。赵薇是安徽芜湖人,为了拍这部影片,她被导演要求练习多年不说的芜湖话,因为有所根源,所以电影里听来还算自然真实。对于《到阜阳六百里》,如果语言更加原始,或许更会给人带来强烈的共鸣。

2015年的寒假里,我协助学校农村教育研究所做了关于农民工与农民及其子女生活的科研调查,回乡做了采访。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你是否愿意把户口落入城市?我本以为,农村地区的人们会为了寻觅更好的生活,当然会愿意落户城市。然而所有人,没有任何思考,毫不犹豫地说,当然要回来了。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回来才是家。他们那种对于故乡的认同超出了我的想象。或许故乡一词,早已不再局限于它原本的含义,但是那种对于原始净土与心灵归宿的向往是世世代代的人们所共同追求的。

我以为,电影是关切人的艺术,关切人的内心,人的精神。独立电影、艺术电影更是如此。当现代的强大力量冲击原始宁静的家园,保守的人们背井离乡,四处流落,家乡不再像以前的岁月里那样永远宁静安详,有时候,它和本片的乡愁一样,被解构地支离破碎。人的精神在离开了故土的寄托之后,失去了一方净土,在纷繁的现代生活里,又该如何安置?我们在哪里?我们该怎样存在着?孤独着,漂泊着,在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里,谁来告诉我们这一切?精神的困境该如何走出,而何处又是家呢?

到阜阳六百里(2011)

又名:Return Ticket

上映日期:2011-12-23(中国台湾)片长:89分钟

主演:秦海璐 唐群 李彬彬 沈羿铨 周益伦 

导演:邓勇星 编剧:杨南倩 Nan-Chian Yang/秦海璐 Hailu Qin/席然 Ran Xi/邓勇星 Yung-Shing Teng/葛文喆 Wen-zhe Ge

到阜阳六百里的影评

种树书
种树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