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04-07

沉静如海:所有深爱皆克制

影片讲的是二战中一位法国少女与安排在其家中居住的德国军官之间产生的微妙情愫。战时的敌对爱情,算得上是俗套的故事,这一部之所以尤为动人,大约是因为它安静的克制的美感,从军官入住进少女家开始,少女便以沉默这种决绝的方式无声地抗议着,国仇家恨的敌对,似乎根本无法孕育爱的温床。
然而,能打破国界的,一样是战争,一样是爱情,他们两样都占了。
军官优雅、礼貌、才华横溢,作为一个人,你会极易爱上他,少女也是,但是,他是一个敌人,他的国家入侵了她的国家,他入侵了她家,她必须像忍住咳嗽一样忍住自己的爱,成为了他口中那位“默默无语的小姐”,缄默,似乎是她唯一抵御越界的良方,汹涌的情感只有靠它来筑坝拦截,那是底线,是借口,是道德约束,是国仇家恨拉起的隔离网,她只有压抑,只有不说话,才有资格爱,因为张口意味着决堤,意味着一发不可收拾,她的克制,是诗意,更是残酷。
面对一言不发的少女和她爷爷,军官像演独角戏一样坚持每天以各种借口和这对完全无视他的祖孙交谈几句,节制而又强烈地表达着“我爱法兰西”“必须要把法国还给你们”的论调,似乎有些卑微和讨好。在冗长的、尴尬的、毫无回应的独白之后,他总用他军人式的仪态一跺脚,微微颔首,轻声道:“我谨祝你们晚安。”
少女的心早已被打动,她在窗边驻望他的离开和归来,她渐渐习惯他每晚兀自的独语和问候以致等不到他竟不肯睡去,她溜进他的房间,嗅闻残留于他衣间的气息,躺在他床上隔着时间与他同眠。她表现得像一个口是心非的暗恋者,言语说“不”,行为说“是”。忍耐,近在咫尺却不可得的忍耐,成了故事里最悲剧性也最美的部分。
沉默的初衷也许是反抗,而如今已成为她爱他最好的方式。
感恩节里,少女穿着已故妈妈改过的裙子,盘着发髻,美得不可方物。这个形容词也许太过夸张,因为这个女演员并不算漂亮,但当那一幕她从楼梯上下来的时候,她是有冲击力的,一股迎面扑来的美的冲击力,我想这是节日带来的,但更多是爱情带来的。
她也许真的太美,美到让匆匆回来换装的军官也驻足不前。他从门外看到她坐在沙发上的背影,她的头发被优雅地盘起,她白皙而颀长的颈项呈现出天鹅的姿态,引得他不由自主走近。她一直没有回头,却在他不断逼近的过程中紧张到不能呼吸,脖子也僵硬了起来,那种紧张感,不是音乐制造的,是由军官那一步一声的落脚和少女百转千回的眼神制造的。
曾经有一个时刻,军官的手几乎就要落在少女的脖子上了,如果他真的落下,也许少女也不会拒绝。可是他没有,他把手轻轻落在她颈后的沙发上,轻柔地说:“祝你感恩节快乐。”
他仍然心有所忌,他不敢碰这个他心爱的女孩。而她,在他转身离开之后的一瞬间,像全身力气被抽走了一样摊陷了下来。这场无声的较量,耗尽了她所有力气。
电影的最后,军官要被派往不知生死的俄国前线,当他再一次像往常一样对沉默不语的她倾吐这些时,她心里的那道防线在“永别”这把大刀的挥砍之下,全线崩溃,她泪流满面地冲了出去,用几不可闻的颤抖的声音说出了全片里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再见!
他并没有回应,但他的那个表情似乎是所有戏剧中关于“死而无憾”的最好诠释。
果然,所有大美,都在残缺;所有深爱,都是克制。

沉静如海Le silence de la mer(2004)

又名:海的沉默 / The Silence of the Sea

上映日期:2004-10-25(法国)片长:93分钟

主演:朱莉·德拉姆 米歇尔·加拉布吕 托马斯·儒阿特 玛丽·布奈尔 

导演:皮埃尔·布特龙 编剧:安娜·吉亚菲利 Anne Giafferi/韦科尔 Vercors

沉静如海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