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7-03-09

窃听风暴:选择

选择
《窃听风暴》很容易让人静下来,一般电影在前五分钟里很难做到这个,它在一分钟之内就做到了。画面干净,每个镜头都很节制。情节看似平淡缓慢,却相当抓人。
1984年的东德,安全局特工维斯勒受命监视右派作家德雷曼夫妇。德雷曼家的每一个角落都被安装了窃听器,维斯勒等待着,只要德雷曼一有反动言论,即可将其送入监牢。
维斯勒曾拷问过无数“思想犯”,其专业和冷酷在片头的情节里有充分体现。然而,在这次监听任务中,监听对象无遮无拦的生活令他拷问起自己的灵魂。
德雷曼的妻子是位出名的演员,她与文艺部长每周有一次性交易。维斯勒让德雷曼亲眼目睹妻子的不贞,却没有看到一场暴跳如雷的拷问。妻子出卖肉体,不仅仅是一种强权下的屈服,也是为了保护丈夫的自由,丈夫深知于此,他的痛苦或许更多的是来自自责。
极权下真实的爱和软弱就这样暴露在眼前,冲击着维斯勒,让他观照起自己的人生:你可以作为一个体制中的人肉机器生活下去,也可以让良知和情感重新占据灵魂。维斯勒的心灵开启了一条缝,越来越向后者倾斜。他进入他的房间,手指迟疑而留恋地碰触过桌上的物品,他偷来他的诗,在寂寞的夜晚一个人读:九月头顶那一片干净的天空。。。
没有语言,没有表白,维斯勒仿佛身不由己,渐渐偏离他的职业原则。
出于对现世安稳的眷戀,或是出于惧怕危险的本能,到目前为止,德雷曼还在以臣服的姿态换取生存,尽可能不以实际行动触动当权者。而他的一些朋友却无法忍受这种窒息的生活,其中一位导演曾数次劝说德雷曼,自由是争取来的,苟且偷生是可耻的。不过,他到底还是对自己微弱的力量感到了绝望,他自杀了。
这件事惊醒了德雷曼,他如遭雷击,坐在钢琴前面为死去的朋友弹起一首曲子,琴声仿佛诉说着爱,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存活于世微小的尊言。
彼端,谛听中的特工身临其境般大睁着双眼,似乎忘记了一切。
朋友的死让德雷曼不再眷恋安稳的日子,他正视这被禁锢的世界,冒死写下了镀金天空之下的真实,寄往西德发表,鲜明地站到过去的对立面。
这一切当然全被监控着他的维斯勒所掌握。开始,维斯勒并没有迟疑,立即打印好报告去向上司汇报。而上司的一番话却让他也彻底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上司说,德雷曼是一种历史性人物,奉劝维斯勒不要和他有任何接触,不要留下任何痕迹。换言之,你也是历史的一部分,这是不可改变的,但如果小心,这一事实就不会被人发现。维斯勒缩回了拿着告密报告的手,选择成為一段诚实清白的历史。
是的,可以说这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你可以选择苟活,可以选择出卖,可以选择成为历史中的一桩隐藏了的罪恶。在每一个情节的转折点,你都有两个选择,两位男主人公选择的都是良知,而美丽的女演员次次都选了出卖-----最后在良知的压迫下,撞上了疾驰的货车。
有人说,维斯勒之所以冒着生命危险帮助这对夫妻,根本原因是他爱上了作家的妻子。我觉得这完全是扯他妈的淡。惯常思维总是这样,将一切他们不能理解的事情庸俗化。在最后的审讯中,德雷曼的妻子脸上刻满恐惧和谄媚,她十分轻易地出卖了自己的丈夫。你可以看看维斯勒,他眼中的失望你是不会忘记的。
在节制而暗淡的镜头中,人性之美恣意流淌。它这么完美,还有哪個演員能比维斯勒的扮演者更杰出?看过一遍之后,我马上倒过去看了第二遍,细细观察他的每个表情、每个细节。但是,我还是要说:我不相信。
在现实中,我听过很多摧人肝胆的故事,每个故事的主人公所做的,都比德雷曼无畏和悲壮一千倍。但这些故事从未打动过任何一位国家安全局的特工,特工们全都恪尽职守加三级。对于他们来说,仿佛从来就没有过其它选择。即使有,每个人也都选择了作那个恪尽职守的自己。多少年来,无一例外。我不得不说,东德特工的故事是虚假的,是美好幻想的产物。
事实也印证了我的想法,拒绝为电影借出场地的德国监狱博物馆馆长说,这部电影不符合史实,在整个东德历史上,像维斯勒那样“良心发现”的秘密警察,对不起,一个都没有。

窃听风暴Das Leben der Anderen(2006)

又名:窃听者(港) / 他人的生活 / 别人的生活 / 别样人生 / The Lives of Others

上映日期:2006-03-23(德国)片长:137分钟

主演:乌尔里希·穆埃 马蒂娜·格德克 塞巴斯蒂安·科赫 乌尔里希· 

导演: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 编剧: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 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

窃听风暴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