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爱拍主旋律,但都拍得很糟心;美国也爱拍主旋律,但都拍得很给力。比如影史最强主旋律,口公子就觉得非《拯救大兵瑞恩》莫属。

虽然近几年中国也拍出了《湄公河行动》、《战狼1&2》这种带有爱国色彩的商业类型片,但是这些片子在主旋律的效用上远远不够。药好不好看疗效,主旋律好不好得看观众是否赞同你宣扬的精神。

在疗效上,美国新拍出的主旋律电影《恐袭波士顿》就非常显著。口公子不仅被其警匪片的节奏带着走完全程,更是在结尾深刻感受了一把什么叫“波士顿的城市精神”。也因此更深刻地理解了NBA赛场上,凯尔特人队为什么总打得那么顽强。

如果咱们的主旋律都能够拍得像《恐袭波士顿》一样好,那还用得着去偷票房吗?

《恐袭波士顿》聚焦于2013年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可谓标准的真人真事改编。从片尾的花絮可以看出,影片里几乎每一个角色,无论是警察还是受害者都是有现实原型的。而且从形象和气质上看,片中演员和原型都十分接近。内地主旋律似乎从来不下这个功夫,他们只会去找天然像的特型演员。

不过影片并非一上来就讲爆炸事件,而是先用平行的线索讲述了近十个波士顿市民的生活。虽然他们的职业、民族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都有着一份共同的安稳、惬意。口公子身边很多人曾不明白为什么有钱人都想移民美国,你看看人家那生活氛围,就是很容易让你爱上呀!

直到爆炸事件发生,这些普通的市民才依次被卷入进来。有些人被炸伤,瞬间变得肢体残缺;有些人职责所在,争分夺秒抓捕罪犯以避免其二次行动;有些人莫名地成了人质,不得不鼓足勇气逃生;有些人临危受命,用经验去拯救年轻的后辈。

总之,只要你是波士顿的一份子,你就是这部影片的主角。别看马克·沃尔伯格是最大牌的明星,所演的角色在片中一点儿“优势”都没有。反观中国的主旋律,哪个主人公不是伟光正?

影片无时无刻不在行动中,爆炸前是人们的生活,爆炸后是警方与罪犯的斗智斗勇。警方在片中并非某个党派的代言,也绝不会滔滔不绝地讲些原则上的废话。他们有的只有行动、行动、再行动。每一个蛛丝马迹都要去充分利用,完全是好莱坞标准警匪片的节奏与气氛。相比之下,《战狼》系列就显得十足的造作。

城市精神,不是来源于单个的英雄事迹或宣传口号,而是来自于每一个市民的行动。刚刚约到心仪女孩的校警、刚刚买到新车的中国男孩、悠闲地像个临退休干部的老警察,一个个不言放弃的人们,用自己的行动一次次降低着罪犯再次犯罪的几率。直到罪犯被抓,二次犯罪的几率终于被降到了零点。全波士顿400多万市民的安全才得以保障。

爆炸发生后的慌乱是狼狈的,但是人们在极度慌乱的情形下还在竭尽全力地去尊重人,就令人十分欣慰。毕竟,无论多强大的国家,多合理的体制,面对如此突发的恐怖袭击,都得慌乱。慌乱并不丢人,用不合适的手段去掩饰慌乱,才是自欺欺人。《恐袭波士顿》不会让你觉得波士顿的治安有问题,反而会让你看到城市的坚强和温暖。这TMD多主旋律啊!!!

不过虽然《恐袭波士顿》既有商业节奏又有人文关怀,但是它在内地的票房口公子却并不看好。要知道,我们的主旋律虽然没人看,但票房数字往往十分好看。比如票房5000万+的《周恩来的四个昼夜》、6000万+的《郭明义》、8000万+的《杨善洲》,以及前不久刚刚冲破1个亿的《十八洞村》。

哎~~~ 同样是洗脑用药,疗效的差距咋就这么大捏?

恐袭波士顿Patriots Day(2016)

又名:爱国者行动(台) / 恐袭波士顿马拉松(港) / 爱国者日 / 爱国者之日

上映日期:2017-11-17(中国大陆) / 2016-11-17(AFI影展) / 2017-01-13(美国)片长:133分钟

主演:马克·沃尔伯格 凯文·贝肯 约翰·古德曼 米歇尔·莫纳汉 J 

导演:彼得·博格 编剧:彼得·博格 Peter Berg/马特·库克 Matt Cook/约书亚·祖特曼 Joshua Zetumer/保罗·塔马西 Paul Tamasy/埃瑞克·约翰逊 Eric Johnson

恐袭波士顿的影评

嗯哼
嗯哼 • 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