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部单纯的爱情片,更像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剧情片,故事的主人公白晓宇和王斤斤,在奔波忙碌、身不由已、一成不变的平庸生活中,却依然努力寻找着那一束微弱的、理想主义的光。看完emo了两天,一篇影评拖到了现在,以下对人物的理解和印象深刻的剧情含大量剧透,谨慎食用:
男主人公白晓宇,从小被父母的爱包裹,所以他的爱简单温暖,坚定且有力量。
知道女朋友和妈妈关系不好,他会默默给家里寄营养品缓和关系;
初见未来丈母娘就敢发毒誓,三年内给王斤斤一个家,然后身体力行,事业刚步入正轨就果断求婚;
他会直球的说,王斤斤就是他想要的生活,给足安全感;
他也会倾尽所能鼓励对方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有后顾之忧,甚至手敲20w字书稿,只为给王斤斤一个浪漫的求婚…..
但偏偏这样一个阳光开朗大男孩,却因为眼疾,迫不得已要离开自己热爱的设计行业,走上创业之路。此时他刚跟丈母娘发完毒誓,心里正憋着一股劲儿,努力想成为王斤斤坚强的后盾。可却没有意识到,不知不觉,在生活中摸爬滚打的自己,已经和追梦的王斤斤渐行渐远… 这样的白晓宇,是不是你本人?
接下来想聊一条关于拍立得的暗线
其实求婚那场戏很有意思,这里的争吵也很窒息,不比已经出圈儿的走廊争吵逊色。一方在逃避,不知如何面对,另一方却仍在穷追不舍,拼命给予….这也是整部片子由亮转暗的关键节点,并出现了一个关键线索,白晓宇在求婚前,给王斤斤拍的拍立得。至此,关于王斤斤的美好的回忆,仿佛都印在了照片里,并一直由白晓宇随身携带。
第二次出现拍立得是在画展之后。
白晓宇看到王斤斤在学长的画展里social,光鲜亮丽的样子和窘迫的自己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其实知道,王斤斤让自己去画展结交那些艺术圈的人,说白了就是看不起自己现在的事业。他很委屈,也很无奈,转身去酒吧借酒消愁。
“这就是我眼里看到的世界,除了她以外就没有任何光了”患有眼疾的白晓宇,看着随身携带的拍立得,眼含笑意的说。
这里好像没见什么人提起,可是檀健次这里的演技真的很好,一个眼神就让我很心疼…
曾经,作家爱伦·坡是白晓宇创作的灵感源泉,也是让他和王斤斤结缘的丘比特,如今,因眼疾而失去了画画权利的他,已经把王斤斤当作了救赎自己的那束光。这样的爱,无疑是沉重的。
对王斤斤来说,爱伦·坡是破碎童年的避风港,是她一生都无法割舍的,即使中间有过迷茫,也还会拼命追逐的东西。
受原生家庭影响,对婚姻和爱情,王斤斤从小就缺乏安全感,她害怕承诺,害怕失望。在见到白晓宇父母之后,她深刻的意识到,两个人虽然喜好合拍,但本质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她会在吵架时说“我害怕,行吗?”。会一直拼命往前跑,让自己强大起来,不依靠白晓宇。就跟她逃避母亲的管束一样,这是王斤斤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即使王斤斤是白晓宇唯一的光,王斤斤最终还是会选择自己。
两人电话分手那场戏,白晓宇回到家里却没有电,暗示他眼里的光,消失了。他打开电表箱,重新插入电卡,光亮恢复如初。这里和结尾爱伦·坡主题密室逃脱,最后一次出现拍立得 相呼应。同样是在电表箱插卡,这个画面,只有白晓宇一个人知道,所以结尾这一part虽然是好哥们和王斤斤策划的惊喜环节,但所有机关都是白晓宇本人设计的。在电表箱中插入拍立得,看似荒诞,但却暗示着白晓宇交出了他眼中最美的风景。
或许,他是用光明,换回了一个“丽姬娅”。
不论结局BE还是HE,白晓宇和王斤斤的爱情故事,兜兜转转不会停止。梦想和现实的命题也仍在继续。我其实认同白晓宇父亲的那句话,一辈子其实很快的,“在爱情里好好生活,在生活里好好相爱,永远也就没有多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