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韩琰导演执导,檀健次、张婧仪主演的青春爱情片《被我弄丢的你》讲述了男主角白晓宇在高考时对女主角王斤斤一见钟情,俩人大学毕业后意外重逢并迅速相爱,然而在五年的北漂生活里,二人的感情被逐渐被现实搓磨得丢失了最初的模样。
🫧
“爱情”or“生活”
电影中主角们反复问着为什么相爱的两个人不能永远像最初那样?
那么回答好这个贯穿全片的问题应该成为影片的叙事使命,但电影大量的篇幅在描绘现实生活与爱情幻想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仅仅通过结尾几句简单的台词轻描谈写地带过,告诉观众应该“在爱情里好好生活,在生活里好好相爱”。
电影的短视频官方账号简介里写到“这是一部将爱情还给生活的电影”,遗憾的是,直到片尾出现,观众们也并不知道白晓宇和王斤斤到底是如何将爱情还给生活的。逃避真正的现实问题,营造浪漫的“真爱抵万难”,《被我弄丢的你》终归没有摆脱国产爱情片创作悬浮的窠臼。
🫧
“现实”or“理想”
和大多数国产爱情片一样,《被我弄丢的你》也存在着一系列共性问题。首先就是叙事和空间脱离现实,电影开篇呈现了主角两人生活的家庭空间,影片在宣传期强调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但在其打造的家庭空间里,着重表现唯美浪漫的家庭环境,在空间的场景陈设上就淡化了现实意义,也显现出理想主义的特点。
在剧情中,白晓宇和王斤斤的初次相遇也是在高考考场上,一个臭鸡蛋引发的意外让白晓宇划烂了王斤斤的答题卡,这种戏剧性的相遇桥段让影片充满了刻意,瞬间将影片的真实感剥夺,无论后期再怎么补救也无法弥补影片真实的底色。
在场景中,画面永远都是阳光明媚的校园、书香气十足的教室、梦幻时尚的都市夜色,这也是现实生活中观众的理想场景。这种超真实空间能够使观众获得“拟态满足”,却无法为现实生活提供参考。
在观感上,影片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故事的起承转合不够流畅,人物塑造不足。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导演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回忆和闪回来构建情感的紧张度和故事的丰富性,但这种做法在执行上却显得生硬和零散,几个配角的塑造不够饱满,使得整个故事线条缺乏连贯性和动力。尽管影片通过减少使用配乐的方式尽量避免电影变成“音乐MV”,但一些纯粹景观性的写真画面拼凑还是让影片走上碎片化的趋势。
🫧
青春爱情片之“惑”
虽然影片完全没办法和《花束般的恋爱》去对比,但相比近两年的同类青春电影,《被我弄丢的你》仍有进步之处。
据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被我弄丢的你》观众满意度82.7,在近两年同类青春爱情片《一闪一闪亮星星》《念念相忘》《这么多年》《倒数说爱你》中满意度居首位。
至少两位主演的表演有当下青春爱情类型电影中难得落地的质感。因为忘带钥匙导致两人积攒已久的负面情绪在楼梯间爆发;白晓宇生日那天两人隐忍克制的电话分手;王斤斤回到海城和母亲和解的戏份堪称他们表演的高光时刻,也是因为这些动人的表演瞬间,甚至让我相信,在这个场景有些浮夸的平行世界里,会不会真的有白晓宇和王斤斤的存在?
事实上,《被我弄丢的你》也不是韩琰导演和张婧仪的首次合作了,早在20年,他们合作的青春剧《风犬少年的天空》在b站点击量超过4亿,豆瓣评分8.2。
相比韩琰导演的电影作品,《风犬》作为社会青春剧集取得的成功显然更为显著。也许是电影和电视剧在艺术形式上的本质不同,电视剧集有更多的篇幅去面对青春议题,它既刻画了十七八岁个性张扬的人物角色,表达对爱情、友情、亲情等的看法,同时对于代际、性别、阶级问题也有讨论。
《风犬》在多主角、多元素、多议题上投入的讨论或多或少让观众忽略了剧情本身的一些硬伤。而电影却恰恰能够放大情节逻辑的问题,但无论是哪种青春爱情故事,但凡具备打动人心力量的,常常具有直刺观众身心的关于青春、爱情与成长的伤痛记忆。
但国产电影的成长叙事好不容易从过于外化的狗血桥段中逃离,似乎又陷入另外一个极端——在“谁的青春不迷茫”中迷失,即便强行“导航”,终也无法抵达青春成长之境。
最后,我想回到标题的那个问题,既然如此,在我们的观众已经被国产青春爱情片伤害的伤痕累累的当下,中国的观众还需要青春爱情片吗?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我们需要青春爱情片,需要确认世界上仍然有很多人饱含激情和理想,对这个世界的亲密关系有着真实的体验和确凿的感受。中国人的爱情故事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也愿意相信我们的故事有繁荣的现在、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