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网上前期的宣传一直说这个片子很现实,接地气,所以很害怕是be。于是纠结之下还是决定放弃了在3月8日首映日去看,因为不想自己生日的心情也被带糟。毕竟生活已经一地鸡毛,上周末还把自己整三阳开泰了……感觉自己已经没有气力
再去承接一部be的电影了。正好品牌爸爸的包场是在3月9号,于是果断申请了一张票。
因为是做好了可能被雷,出戏,抑或被感动,被共情的准备去的,所以基本到最后密室一场之前我都看得情绪稳定。共鸣是强烈的,那些因为共同的喜好带来的惊喜感和感情的升温,如此真实而熟悉;而分居半年中每天没话找话的早晚问安,像极了自己现
在平庸而一尘不变的生活。这样每天的早安晚安,看似毫无意义,但却维系着两人之间的联系。你说他们俩之间没有感情了?只是习惯?不太认同,心里没有ta?其实是双方对未来的迷茫和担忧,是被动。就像王斤斤在片中几次的心理活动“要是他如何如何,我就怎样怎样”“我决定回去就xxxx”。就像高潮的争吵戏中,她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是出于爱,还是出于道德感,在维持这段关系(我觉得此时称之为“关系”比“感
情”更严谨些),因为白晓宇的眼睛有问题,王
斤斤说“我连放弃的权利都不能有 因为会觉得对不起你!”
在20多岁的时候,我自己也曾因为不想过一尘不变的生活,和对未来的不自信,没有把握,而拒绝过别人的表白。当时我觉得,我才刚毕业,我还没有遇到过很多人,我给不起这么重大的承诺。所以当王斤斤哭着在电话里和白晓宇说分手的时候,这种纠结的撕扯,也许有人觉得那是不够爱,可这就是生活和爱情的拉扯。
看有人说哭了半部戏,倒是没这种感觉,那些恋爱的美好,和生活的重担,我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但是最后密室里,就是被一些人理解成强行he或者幻想出来的he的,播放录像的那里我还是哭了。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那句“在生活中好好相爱,在爱情中好好生活”让我豁然开朗,这不就是这个电影的想要表达的么?这么积极向上,不配一个he么?大概我年纪大了,历经了生活之后,还是更希望
并愿意去相信童话般的爱情。
一直在被动地接受白晓宇爱的王斤斤,最后终于认清了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