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穿普拉达的女王里面的角色,看他们结果和目标锚定之间的关系。

里面三个角色马琳达、艾米丽和安迪,马琳达的目标在于生活上想要世俗的豪奢,因为“这是所有人都想过上的生活”;艾米丽的目标是巴黎的时尚新衫;安迪是想要借天桥为跳板累积一年实习经验再投回记者的岗位。

首先说结果,三个人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其中马琳达靠智慧、安迪靠清明、艾米丽靠运命;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片中的两个男性角色,设计和编辑,设计内奈儿和艾米丽相像,同样对时尚有些天生的渴求,编辑和马琳达相似,与其说追求豪奢,两个人更追求世人的仰望➕对事对人的把控感。

在这样的目标下,马琳达凭着自己对时尚的敏锐度、天才眼光➕对人对事的严苛度,不仅将主办杂志、时尚风向标《天桥》带上了新的台阶,还吸引了大批能士为己所用。
这个当然里面有追随天桥名头进入的人,但是也有单纯仰慕敬佩马琳达专业风姿的人,正是因为对她专业的认可,才令他们签署了如果她卸任离开,我们就会跟随的同命书。

我看到这里其实有点震撼,因为我观察到马琳达为了达成目的对手下的随手弃用,比如对艾米丽,比如后面对内奈儿,但是为什么面对这样擅长操纵他人的人还有一批追随者呢?我想一定是她有可以平衡或者说让这个缺点变小的人格魅力。

最重要的当然在其专业能力,大家都信任,即使不在天桥,跟着她也可以闯出一番事业,离开天桥签同命书后最坏可能发生的事,但是大家信任因此接受这个最坏条件。其次就是虽然对人严苛但是她有一点,这个很多人已经没有了,就是宏量,这个宏量是惜英雄重英雄的宏量。所以她看到安迪站在本性和他性大门之间,迈向了前往本性的大门时,她对安迪不再是对下属的态度,而是对英雄的怜惜。

我们当然可以想,大概她也曾站在两门之间,选择了他性,即跟随世俗的定义,但是其实不是,马琳达在安迪说她是被迫的事时,说过一句,没有什么被迫、无法选择,你选择一定是你想。所以即使她也曾泪落自己两次离婚危机给孩子带来的失望,但是她更看重的一定是自己的发挥,对于一个在时尚方面有天赋的人,如果没有天桥这样的地方,就像一个锦心绣口如李白李清照的诗人不被允许向世间挥洒篇章。

所以她对安迪的尊重并不是有人做出了自己摇摆过的选择,马琳达一定没有摇摆过,但是她尊重,而这个尊重仅仅是她看到安迪和自己是一样的人,只是她们发挥的场地不同,一个是时尚风向标,一个是百姓发声器。安迪和自己一样的点,在于安迪虽然中间被他性——媒体大众的簇拥扰乱了前往目标的视线,但是她及时回到了自己;而马琳达也被他性——世俗中对女人家庭定位、母亲与孩子的链接定义扰乱过视线,但是她同样坚定不移地没有离开可以发挥她智能的场地——《天桥》杂志。

另外艾米丽是同样纯粹的人,她瞄向的目标相对小一点,因此她表现的也就更单纯,只是为了靓衫美服,于是兢兢业业任苦任劳,有一点小毒舌但是是不会做损害他人利益的君子,她不会像马琳达那样将人工具化作为自己前进的踏脚石,不会在新人拿走自己渴望的前往巴黎的机会时使出下流手段,带新人又毫无保留,对时局变化又从善如流,虽然被降成第二助理有小小的不开心,但是吐槽几句也就过去了,完全不放在心上,是很安住当下的存在,所以我个人很爱她。另外艾米丽的目标,来自巴黎的新衫得到了吗?得到了,虽然她没去,但是宇宙用了另外一种方式给她送来了。大概也是为了奖励她好好对待了自己和生活。

另外就是对照组,没有在结局达成目标的内奈儿和编辑,他俩有没有付出努力呢,当然,没有达成目标的原因,不一定在于他俩相对于别人更愚笨或者不努力,而是职场就是这样付出却很大概率不会得到相配结果的地方,所以这也是我想要提醒大家的——职场上不要太认真。生活其实也是,把自己应该做的完成,对结果不要太执念。这时又要把艾米丽拿出来夸一夸,请像艾米丽一样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剩下来无论结果如何,请都要继续开心体验,享受一下对结果的无求之乐。

另外就是回到正题,关于目标的锚定,人有时在场景中行进会忘记自己的目标,就像安迪本来是想拿天桥做跳板,但是在这个环境中受着快节奏的带动,而忘记了每日探查自己的目标是否偏离,所以有一段时间的迷失。这件事也很经常发生在我们身上,所以我们可以观人修己的地方就是可以定个时间,每周或者每月回头看看自己是否还在前往目标的基线上。祝大家体验愉快。


穿普拉达的女王The Devil Wears Prada(2006)

又名:时尚女魔头 / 穿Prada的恶魔(港) / 穿着Prada的恶魔(台) / 穿普拉达的女魔头

上映日期:2007-02-27(中国大陆) / 2006-06-30(美国)片长:109分钟

主演:安妮·海瑟薇 梅丽尔·斯特里普 艾米莉·布朗特 斯坦利·图齐 

导演:大卫·弗兰科尔 编剧:Aline Brosh McKenna

穿普拉达的女王的影评

温酒
温酒 •
温酒
温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