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这部片子背后想讲的东西,以及作者本身的一个态度。从最开始的没有style到最后其实she found her style。一个为了做记者的梦放弃去斯坦福法学院读书的人大概也不会这样随便被世俗的金钱梦所绑架。感觉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在浑浑噩噩的工作、生活,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什么,没有野心、没有梦想,也就更不要提那种see through others’ most inner needs and choose from them的talent了。女主一开始是一个有明确的理想和追求的人,而且显然也非常非常的聪明,所以她需要不断地去装点自己的resume。她从来就是把在时尚杂志的工作当作跳板,而没有真正把它当回事,所以这就是一份“工作”,而她这种只把它当作“工作”的态度也一开始就吸引了Miranda。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就是一类人——有野心,有心斗志,认为自己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因此现在经历的一切都并不是特别特别重要的东西。
在女主工作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她强大的工作能力展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resilience:在经历“挫折”之后可以迅速弥补迅速开始学习,永远都是以一个不断学习的身份出现,和Emily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一直认为自己特别好特别了解一切所以其实也是在固步自封,也并没有她的这种野心和强大的工作能力)。在这个环境中,从一开始的格格不入,到减肥、换衣服、迅速进入角色,她显示了强大的resilience,她只想把工作做好,而不在意太多额外的东西(和设计师的话让她迅速觉悟职场和校园最大的区别)。(2)ambition:Andy一直都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她很主见,所以一直都是她在选择,而且对待自己的选择她完全理性。比如当他的爸爸说她的工作不好的时候,她清楚自己是为了什么(作为踏板),而不想做什么(为了所谓的high prestige去继续受到教育而放弃追逐自己做记者的梦想,毕竟对记者来说其实实操的经历肯定比继续读书要宝贵)。(3)social network:Andy很简单地就建立起了一个通过打造个人魅力而形成的关系网络,不管是设计师帮她选服装打造妆容还是后面认识的私生活混乱的freelencer(似乎还是她很喜欢的作者?),都其实能很好的给她提供她所需要的资源。这个对于她来说还是很好的很有帮助的。(4)reliance: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她很靠谱,执行力很强,不管什么事情都要百分百努力之后才可以,比如极限挑战临时背很多的名单,最后真的起到了作用;比如别人不能做到的哈利波特为出版的手稿别人搞不定,她可以通关关系搞到,都说明了可靠性的这一点;特别是最后她还表现出了忠诚度,在了解信息之后第一时间和Miranda分享,虽然超过了本职工作的范畴,但是她真的很努力地去让Miranda知道。以上这些都是一个员工难得的对工作的dedication,也是让她在Miranda心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当这种不可替代性被变现时,自然也就带来了货真价实的“利益”和“特权”:从去巴黎,甚至到最后获得推荐,其实也都是她价值的体现,所以其实和她一开始冲着去提升resume的目的是一样的,最后她的变化是焕然一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她还是她,她自始至终也都没有变,她达到了她最开始想要的东西。
但作为一部优秀的商业片,主人公是不可能不发生转变的,Andy的转变由内到外发生了两重的转变。首先是外在的,观察到她最开始的着装是很普通和其他想去报社的人差不多的,但是到最后去面试时她穿的衣服已经是她认为可以代表她自己的,这也意味着一种消费观念的觉醒,或者说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其次,她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她开始意识到了生活本身的重要性,或者说在利益之外,做一个“好人”的重要性。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一堆人因为生存需要聚出来的东西,所以生存是根本,但是围绕这个生存的目标之外我们需要相互信任,需要相互的温暖,这些正是山洞里面把我们聚在一起的东西。这些东西被自然选择刻在了骨子里。如果说自私是个体层面上的人性,那么无私就应该是社会层面上的人性。自私和无私两者真的缺一不可。
谁知道呢,对于Andy来说,理论上记者是最适合她的工作,通过媒体监督,伸张公平正义。她的精神也是媒体人的精神,媒体人该有的精神。一个不能随意被金钱收买,保持正义和廉洁的人。
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但是就我在布朗夏校的时候听到一个记者给我们讲的他的一点个人经历感觉也没有那么简单。也是给了我一点点美国震撼。他当时说,即使是美国的记者,一个以媒体自由媒体监督文明的国家,他们也根本没有真正的言论自由。很多所谓“政治立场”的东西是不能变的。比如俄乌冲突时从俄罗斯的视角解释一切行为的合理性就被视为了一个“不可被接受,不可被原谅的”选择。所有的记者只有两种选择:进入华盛顿,或是离开华盛顿。进入的诱惑很大,你受到尊敬,你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你每天都可以收到各种各样的“新闻”,内幕消息,…代价当然也很大——你只能写他们给你的东西,因为你其实就是在“替”他们干活。成为局外人的好处是你随便想怎么干怎么干,坏处是你就一无所有了。seriously,谁最初进到这个行业内部时不是怀着一腔热情想要打出一片天地呢?谁会接受“成为局外人”的这个想法呢?那努力这么久究竟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了无所事事“虚度光阴”吗?是的。或许一直以来,真正把人们聚在一起的精英中,不仅仅是这些善于利用规则,把制度的利用效率发挥到最大的这些人,也有那些不断地努力、挑战、看的更远一些的“无所事事”的这些甘愿成为“无名之辈”的人,实际上这些人才是很多最后会名垂千古的。很多人一辈子摸爬滚打,稀里糊涂都看不懂游戏规则;有的人睿智灵敏,一辈子致力于了解游戏的规则,早早把游戏打到通关;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不仅深深了解着游戏运行的规则,还参透了规则背后运行的逻辑,想明白了所有的bug和如何运行还有优化这套规则,心愿如何在规则之上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可惜,认识人不如认识世界那么简单。作为人,一个个体本身,我们没有办法“升维”从造物主的视角去看这一切。没有那么简单的随便分析分析变量、套用几个理论、建个模、跑个模拟就可以解决的人伦问题(或者可能有,毕竟我真的太不专业了)。多少的智者,被沿途的风景所吸引,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享乐和现实的前一条道路;又有多少智者,在参透一切之后选择毅然决然抛弃属于自己人性的一切,意味这样就可以真的永远逃离一切的纠纷,一切无解的困扰。
电影的选题非常讨巧,毕竟这个社会权力结构就是建立在金钱和消费主义至上的(很多欧美畅销作品,比如世纪三部曲中将苏联与美国比较时多次提到商场手册里面有多少种款式的衣服)。其实不管是多么厉害的记者在权贵面前也永远都要低头,而现代主义最恐惧的内容无非就是当我们深深地被标价、选择、利用的价值观洗脑时,我们也就丧失了自我。为什么社会越发展生活越不幸福了呢?我现在其实不是很了解,就大概只看了一些比较简单化了的理论。马克思韦伯在他的modernity和bureaucracy理论中也有提到一些对于过度理性的社会的担忧:(1)本质上现代社会建立的基础是: a.calculability —在电影中相当明确,将对于金钱赤裸裸的考量当作最明确的标准就是最明确的一点; b.methodical behavior—again, 不论是女魔头、Andy、还是设计师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Andy问道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 的时候,Miranda毅然决然地回复了她“Your Job” ,每个人都在做好自己不可替代的那部分工作,而从那一刻开始,我们也就不被当作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了。c.reflexibility—这正是modernity最令人感到恐惧的一个部分,我们相信的不是身边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是这个体系,这个运行的社会系统,背后的货币规则。modernity需要一直有人在反思,在保证事情不要走的太过火,guess what?当人们已经深深的相信这套体系、深深的live in it或有意或无意地follow it by their heart时,reflexibility很容易就会消失。BOOM!我们就永远地被困在这样一个每一个个体都被奴役的社会体系下了。reflexing的工作给交给谁呢,我猜应给正是应该交给那些记者,或许也有一些学者或有识之士吧。如果有一天就连他们这些人也放弃自己的坚守了,那我真的不敢想象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