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rls》,官方译名《都市女孩》,字幕组则打趣道《衰姐们》,个人觉得最符合剧情。毕竟这不是偶像童话,而是一出青春的残酷写实。
四位女主各具特色,也各自有本难念的经。
【Hannah】独立二字看似容易,实则需要底气:它的基础是银子,代价是寂寞,赠品是自由。
【Marnie】姐妹二字很难懂,但也很好去辨认:哪怕我说你无数坏话,也不允许别人说你一句不好。
【Jessa】安全感不是只有金钱能带给你,生活的完整和充实才可以。
【Shoshanna】别人眼中的标签,似乎是一张洗不掉的生死状,但如果你什么都不做,标签就永远不可能被撕下来。
她们没有主角光环,缺点可能比优点还多,生活都是一团乱麻,她们经历的焦虑和压力也能清晰映照在你我身上,像极了要在大城市里拼命折腾出存在感的我们。
例如成年人都不得不面对的初入职场问题,剧中就花了一定篇幅描绘。谁都是在毫无规划的时候,就早一步地对自己所在的工作环境产生厌恶,只是谁都不敢轻举妄动,担心一次贸然的出头就会打翻饭碗。
每个人都好像在按部就班地过日子,存款能不能买房、五险一金买得够不够高才是大家关心的重点,没有稳定收入的工作和追求,一定会被扣上“空想家”的帽子。
甚至在孩童时期可以被原谅的“放弃”二字,到了成人工作世界中都是一句难以启齿的话,因为身边人都习惯了去审视和评价你的生活,自己的内心和周围的舆论场将你牢牢困住,直至无法动弹。
所以我们总是会做一个梦,一觉醒来自己回到了校园里,没有升职涨薪买房的压力,连考高分都不是必须。但这样的想法却无法公开表述,因为在成功人士眼里,这只能证明你现在混得不够好。
不过剧情并没有“一丧到底”,当你孤立无援的时候,时常会有充满智慧的长辈敲醒你:能拯救生活的,还是只有自己。
爱情,也是成人世界必须修行的课题。谁年轻时没爱上几个渣男,或者觉得帅气的废柴才有魅力?喜欢的人态度忽冷忽热,距离也因为社交网络而忽近忽远,有时候被惊涛骇浪一般的激情打翻之后再上岸,我们甚至会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拥有过那么一个人。
人与人之间很少再有学生时代版纯粹的情趣相投,他们往往目的明确,却还要求彼此忠诚。
无论是情人之爱,还是对事物之爱,“爱”其实是很简单的东西,但城市中大多数人都不敢肯定到底自己爱什么,只能确定自己讨厌什么,再反复咀嚼,反倒让自己变得不快乐。
同样是20岁出头的青春年少,与大部分美式女性剧集不同,《Girls》的剧情基调通常“丧”得可以,然后再给你一个甜枣,让你重拾信心。
四个姑娘迫切希望社会把自己认同为成人,却在内心根本没有做好去面对压力的准备;她们急于拥有一分如诗般浪漫的爱情,却根本没有思考过自己是否太过轻率和幼稚。
但我们曾经又何尝不是呢?自以为什么都懂,见惯了影视剧中描绘成人世界的五彩斑斓,于是迫不及待要一头扎进去,却体验到更多另一面的艰难苦涩。
不愿被当作“孩子”,却还在使着孩子的习性。于是在进退和来往中,每个20岁出头的人,都曾迷茫未来到底该如何前进。
还好最终,逐渐成熟的她们,终于意识到生活里那些烦忧和抑郁到底从何而来,不会再急不可耐地表达自己了。
什么都会有尽头,没有谁没了谁就不能过活。我们的生活中迎来了多少新面孔,又告别了多少旧笑颜?
有人说这是成长必然的代价。那些曾无话不说的伙伴,在进入了不同的社会角色之后,逐渐构筑了不同的价值和追求观,最终总有一个人会先说再见。
《Girls》中拥有生命力的角色们鲜活又强大,即使没有剧本,她们也会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
毕竟生活就是这样,有可能你“用尽全力“,但还是不抵别人成就的十分之一。
很多人喜欢这部剧,就是喜欢那份迎面而来的真实和“丧”,但Lena Dunham并不只是想用这么长久的故事来带给人负能量。夹杂在那些残酷背后的真理虽然粗糙,却获得了我们的共鸣,让人在反思中寻找到些许的喘息和“生活在别处”的冀望。
如果你能够逃离日常,那么就在此刻去享受周围的风景吧。因为无论在回归之后,生活以何种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哭过笑过,我们总要大步向前迈去,永不轻言退缩。

都市女孩 第六季Girls(2017)

又名:女孩我最大 / 衰姐们

主演:莉娜·邓纳姆 艾莉森·威廉姆斯 杰米玛·科克 佐莎·马梅特  

导演:莉娜·邓纳姆 编剧:莉娜·邓纳姆 Lena Dunham

都市女孩 第六季的影评

谦
谦 • s6e03
so what
so what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