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rise是J.G.Ballard在1970’s年代写的一部反乌托邦小说。关于什么是反乌托邦,黄老师的评论里已经解释过了,在《龙虾》那部电影中,有一位楼主的也有非常非常好的解释。但是总的说来,这部摩天楼要拍得更加“不可描述”的多,里面以刀客特Laine的视角来叙述三个月以来高楼里发生的事,疯狂而失控,但又不仅仅是疯狂与失控那么简单。

1.底层,中层,高层的恩怨情仇(并没有)
首先,这当然不仅是一部搞搞搞highhighhigh喝喝喝的让大家观赏这座高楼有多么不堪的电影,Laine医生所居住的高楼分为三个层次,底层,中层和高层。这很自然的就会让人对应起社会中的分层。从故事的开始来看,高楼里有着看似平静的状态,能相处到一起的人们一起交谈,一起开party,一起做一些没羞没臊的事情。外表上看起来倒是也挺像我们的和谐社会。而这种和谐与平静下面总是让人觉得哪儿有些不对。毕竟,有层级划分就会有不平等,而这种层级差,在高楼里,是非常苛刻的。这边儿你看Laine医生是个体面人,初来乍到,就有社交红人Charlotte往上凑;接受了顶层Royal的邀请,一身西装还特地带了瓶雷司令赴宴,结果发现上层居民根本不理这一套。(这一处的设定还挺巧妙的,高层住户穿得都跟drama queen一样,倒显得Laine更加格格不入,还被羞辱了一通。)连Laine在顶层那儿都是如此待遇,就更毋论底层居民了。这种不平等也是如片中所说,Wilder最痛恨的东西。但是Wilder对于这样不平等的憎恨,并非是伟光正的。或者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不平等的憎恨,都不是伟光正的。大家憎恨的是那种“你有我没有”的状态,心里想的是“你有我凭什么没有 ”,于是在一次泳池被高层住户开的小party封锁之后,Wilder带着一帮孩子越了界。开了个属于他们的party,算是挑起了真正疯狂的开端。

而有意思的是,上层对这个party的反应。他们有自己的应对措施。他们也有自己的party,但他们的手段更加高明。就是切断了资源的供应。在底层party过后,顶层Simmons和Royal他老婆那几个人在商量怎么对底层住户反击的时候有这么说过:“现代经济繁荣的基础是健康而良性的竞争,但你是对的,我们必须压倒他们(底层住户)。我们必须没收一切必需的资源”。这一段感觉和片子结尾Charlotte她儿子在吹泡泡时的画外音有所呼应:“自由的企业体制是必要而不充分的,世界上只有一种经济体制,那就是资本主义。唯一的区别在于资本是掌握在国家手中,还是大部分掌握在国家控制之外的人手中。只要有国家资本主义存在,就永远不会有政治自由”。二战后的英国,一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实行的基本是凯恩斯经济政策,而到了70年代,出现了“滞胀”的状态。原著的背景就是70年代,或许对于这样国家实力干预经济的现象,在当时来看是不满的。

看过采访有说到,由于Ballard自身的经历,他对于人性在极端环境下会呈现出怎样的状态颇有兴趣。于是问题就来了。人们没有了水,电,和食物等生活必需品以后,会表现出怎样的一面?高楼住户没有让我们失望。大家陷入了彻底的疯狂状态中。上层的疯狂状态是sex,而下层就开始争夺食物,囤积食物,或者如同牙医steel说的那样“有人用老婆换食物”。这也是对于未来社会能不能好的一种表现方式吧,人们对各种各样资源和科技的依赖,在某种程度或某个特定环境下,就会转化为人性的疯狂。大家开始争斗啦,打架啦,想要变革啦,想要改变啦,不光是自己层级之间的,也有层级和层级之间的。当然所有的这一切,怕的是,底层对于必要资源的要死要活的疯狂争夺,不过来自于上层开的那个party和他们故意制造出来的这个变革熔炉。

2.高楼里形形色色的人们
高楼里的人们,简直是不逊于这个高楼本身的精彩。从底层到顶层,大家仿佛都活得在不停刷新认知,刷新三观,刷新道德与伦理。讲道理,其实好坏是个很难界定的准绳,大家的行为都在服务于“人性”这个词。

Wilder这个有着酷似恶心版列侬发型,仿佛看起来三年没有洗头的人,在片子里是作为“反叛者”的形象出现的。你看他对致力于曝光并反对这个不平等的大厦孜孜不倦,拿个摄像机挂着鸡血四处记录挺像一个热血人士。无论怎么说,对这种不平等有意识和反应固然是好的,但正如之前所言,他对这种不平等的愤怒不是出于真正的善良。就像他对Charlotte的追逐,除了Charlotte本身的“魅力”以外,或许她代表的是一种他所认为自己应当属于的高阶层生活。而对自己老婆的不管不顾,三番五次的嫌弃,最后进行自己的“事业”时还把钱拿走了(诶这么做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啊)都能看出这个人的复杂。当然,人本身就是复杂的,不止Wilder一个。

相比于Wilder的形象,Laine医生的形象就要帅气的多啦。反正基本上属于瞅见他就把持不住的状态。妹子们也都是这样描述的“You are definitely the best amenity in the building”.但是这并不意味着Laine医生就是个小可爱。他有他这个阶级的特色。也有人性上的优缺点。受到羞辱之后用自己的方式让Munrow玩儿了个自由落体;最后对Wilder也没下了手,别人都抢食物的时候他抢灰色的漆…他是个要面子的人,也是有自己判断力的人,是个某种程度上冷漠的人,但也是有感情的人,他说着不能忍受Wilder杀狗的行为,在最后一片萧条之时终究还是把狗腿烤了。他能和Wilder这样的人交往,但同时又像顶层三人组说的:“我觉得他清楚自己的高低”。

而作为高楼的顶层,Royal为首的这些人物也有自己的特点。奇怪,但也正是因为奇怪,才有所不同。从片中来看,Royal这个人和顶层其他那几个人相似而不同。当然,他是大厦的规划和设计者,但是无论是从开party还是其他方面他似乎都没有他周围的人们那么极端。并且,Simmons和Wilder都对他说过“hide”这个词,Simmons认为他藏在顶层,甚至说出其实他并不是work for Royal,而是work for building.而Wilder呢,则认为他藏在女人的裙子后面,最后也是他周边的那些女人们把Wilder给怼死了。或许并非Royal这一个人是这个大厦的决定因素,大厦本身和里面的人才是。女性的这个象征,或许比Royal这个建造者的象征要更显著。

除了这几个典型的人,也有其他人和小细节贯穿其中。比如Charlotte的儿子Toby这个后期举着万花镜的偷偷看形象,Royal那只白狗的偷偷看形象,还有Wilder的卷毛助手—Talbot这个心理医生[从片子里看这人是个弗洛伊德谜:开头走出大楼的时候拿着弗洛伊德的《The ph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超市混战那儿边举着摄像机边说着弗洛伊德的理论:而弗洛伊德关于前意识,潜意识里人的欲望(尤其是性欲),本能理论和精神分析论多少都能在电影里看到投射],Royal老婆和女演员Jane之间有那么点儿les的行为,滑稽而神神叨叨的牙医steel,留着一个中间劈开了的发型(小哥是《九号秘事》和《疯城记》的主演,正常情况下长得也是很嫩的,看下图)
[img=1:C][/img]

啊不对,放错图了
[img=2:C][/img]

还有Wilder的妻子把孩子们送到保姆那儿的时候,孩子们唱的歌,听歌词咋这么诡异呢?真的不是Mary shaw尖叫之歌吗?反正我孩子要是这么唱我估计要被吓一跳的。

3.摩天楼和雪国列车?
这俩一横一竖的空间肯定是要让人产生联想的。但如果说这两者是否一样,那总的来说当然还是不一样的啦。将两者并在一起说,不讨论谁更好或者两者到底好不好,只是因为恰好两个电影的主演们都非常喜欢。如果说,两部电影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一样的都是反乌托邦,都具有“层级”这个概念以及层级之间的不同和对比,也都有层级与层级之间的对立与矛盾。

但往细里看,雪国列车里,“领袖”这个东西贯穿电影始终,从末节车厢到引擎,是CE饰演的Curtis这个年轻领袖带着一队人一路拼杀,伴随着半路救出的得力助手南宫民秀,就跟过关游戏一样,每打开一个新车厢,就像是一个新世界。而前方的车厢乃至引擎,都像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每闯过一个,随着相应的镇压,Curtis的队伍也就相应的有所损耗,这种损耗,是生理也是心理上的。这一路的经历对Curtis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不平等那么简单。与高楼里人性的万花筒慢慢放开炸裂直至疯狂不同,雪国列车则是越往前方车厢走越沉重,到最后Curtis到达引擎之后,他所面临的挣扎和拷问。相比老Gilliam和Curtis这两个领袖的不同选择,这种不同是否真的会存在倒是更有意义。

除此之外,也有很多自己不是很能理解的东西,关于超市那个说法语的女收银员啊,黑山羊和白马啊等等。当然,自己对很多上述很多东西的理解也不一定对,希望能有批评指正。所有的就当是没光看森哥的肉体吧。比个哈特。嘿嘿嘿。

摩天大楼High-Rise(2015)

又名:魔天豪廷(港) / 摩天楼(台) / 高楼大厦 / 极乐摩天楼

上映日期:2015-09-13(多伦多电影节) / 2016-03-18(英国)片长:119分钟

主演:汤姆·希德勒斯顿 杰瑞米·艾恩斯 西耶娜·米勒 伊丽莎白·莫 

导演:本·维特利 编剧:J·G·巴拉德 J.G. Ballard/艾米·强姆 Amy Jump

摩天大楼的影评

GTT
GTT • 别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