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12-02

莫里哀情史:虚实相生

《莫里哀情史》是用浪漫的手法对“出走”的约摸两年时光进行的不完全归纳和演绎。莫里哀早年与朋友一同经营剧院,却不得家庭的支持,1644年他因为剧院倒闭且无法还清累累负债而入狱,后被保释,这期间行踪不为人所知。1645到1658年的13年里,莫里哀带着剧团几乎踏遍法国的寸寸土地。直到1658年莫里哀重回巴黎,此时他的戏剧生涯已经被巨大的荣誉笼罩,然而没有人知道这位伟大的剧作家究竟出于怎样的原因,踏上了艰辛的追求之路。影片仔细看来还有些《莎翁情史》的味道——不是一部正剧,也不是一部人物传记片,说是一部“荒诞戏剧”还相对恰当一点。虽然这一段风流韵事也是来自后人的想象和创作,但是在其中用了大量莫里哀喜剧的经典台词,可谓匠心独运。在众说纷纭证据乌有的想象里,这种浪漫的演绎,发人深省。也许正是因为浪漫,人们才暂时抛却了去伪存真的念头,信以为真。笔者将从“虚与实”的角度管窥这位戏剧天才。
一、两条线索——想象与现实的莫里哀生平
电影所展现的是一条“虚”的线索,虚构了出狱后巡演前莫里哀的人生经历并暗示了这经历对后来创作的影响。可以说这完全是存在于编剧或者导演脑海中的一种漫无边际的想象,或许仅仅就是一场梦。但正是这样一条虚的(也许也是十分不可靠的)线索给后世研究的莫里哀这条断裂的生命之链上扣上一环。先不论真假,至少让前后有了暂时的可以不经推敲的紧密联系。结合莫里哀已经被大量资料确证的生平这条真实的线索,算是一种在虚实相生中产生的契合。正是这契合让莫里哀的人生看起来圆满。电影所表述的故事给莫里哀令人仰止的生命旅程平添一笔浪漫的油彩。从这一点来看,影片的浪漫诠释手法或者荒诞成分应该暂时得到那些持着严谨科学态度的学者的原谅。
二、关于情节——始于爱情,终于艺术
影片里,莫里哀被日后剧作《贵人迷》中的主角乔丹恩先生有目的地搭救,免去牢狱之灾。在乔丹恩先生的威逼利诱之下,来到他的家里。摇身变作达尔杜弗,用自身长期积习的戏剧表演手段和技巧帮助乔丹恩追逐心上人。佛曰:“浮屠不三宿于树下,恐日久生情。“年轻热情的莫里哀和富于内涵敏感善良的爱弥儿不可避免地暗生情愫,直至从身到心都紧密地结合了。然而在当时的法国,所谓的贵族风气的表象下,无非是一些令人作呕的蝇营狗苟——乔丹恩背着自己的妻子用尽手段追求侯爵夫人瑟林曼娜,陶朗特利用乔丹恩秘而不宣的征服热情诈骗钱财,瑟林曼娜身着贵族的华服,表里不一,虚荣做作……这是这样一个大的环境,空气里有种叫做贵族风气的浮力,即便爱弥儿敏感善良,富于内涵,也难免在这样的社会中被迫漂浮。两个人之间的身份差距,人生信仰和追求成为分别的助力。经历了种种波折,爱情必然随着距离而淡化。
荒诞可能也就产生在这里,假使一个没有看过莫里哀喜剧的人看到这部影片只会觉得不过是一场感人的爱情悲剧。然而了解的人都知道,若放到莫里哀的剧作中,这电影简直就是一锅乱炖,人物纷繁交错。假使这个故事是符合莫里哀的生命发展轨迹,这些人物情节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符号或一种元素,被带进了日后的创作中,并对创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三、爱弥儿——天才的维纳斯启示
莫里哀与爱弥儿的爱情故事算得上是影片中的一个亮点,也无怪乎有人将中文片名翻译为《莫里哀情史》。无论在爱情的里外,爱弥儿都是一个灵与肉结合的人,有着诗人般的热情勇敢的灵魂。爱情更是让她整个人产生了一种逼人的光芒,这让年轻的莫里哀不得不束手就擒。然而,尽管爱弥儿品尝了灵魂奉献的快感,但还是要回到现实。担心丈夫的一意孤行会毁掉女儿的幸福,忧虑富裕生活的惯性与四处奔波的困顿生活之间的矛盾,最终只是道一声“祝你一路顺风”之后毅然转身,回归徒有虚名的伪贵族生活,坚守在每人都有的自己的位置。相爱但不能相守,那就在分别时互相成全。他成全她的家庭,她成全他的追求。无论是最初背负家庭却对真正爱情心向往之,还是最后病入膏肓青春不再的淡定坦然,唯一的心愿也不过是想那个曾经爱过或者依然爱着的人索求欢笑。再复杂的心绪,几经辗转化为一抹含泪的笑。这无疑是对命运编排的突袭的最好的反击。 “既然悲伤于事无补,我们何不保持乐观,用玩笑与命运对抗?”或许正如爱弥儿说的,不幸本身也充满着无限的喜剧元素。这样,爱情终究完美落幕。 真真假假,如何分清? 此时的爱弥儿只是莫里哀遭遇爱情的一个剪影,或者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爱弥儿和莫里哀有这样一段让人百感交集的对话:
爱弥儿:“莫里哀先生,悲剧从不是你的强项,擦干你的眼泪,带给我欢笑吧,在我最后的几小时时光里。”
莫里哀:“我恐怕现在不是适合笑的时候。”
爱弥儿:“你错了,不幸的事里也存在着人们不改忽略的喜剧成分。”
莫里哀:“我如何能把一件令我流泪的事情写成笑话呢?这样的喜剧不存在。”
爱弥儿:“那么,就创造出来。”
莫里哀功成名就,荣归故里,却得知昔日爱人将不久于人世,即使当日毅然告别转身离去,却始终无法忘却美人似的旧时光以及从那时获得了喷薄的灵感。无言,胜于谈。在情人的眼里,对方总是无所不能的。 “那么,就创造出来。”天才雕刻爱情,爱情催生天才。此时的爱弥儿不再是爱弥儿,而是维纳斯的化身,欣然送出金腰带, 给予莫里哀爱与美,才华与灵感的启示。
四、达尔杜弗——“出走”的莫里哀
达尔杜弗可谓是影片里的角中角。莫里哀扮演的达尔杜弗和剧作《伪君子》中的达尔杜弗是大不相同的。从虚实的角度看,他们分别表现为假虚伪和真虚伪。如果是达尔杜弗是伪君子的代名词,那么《伪君子》中的达尔杜弗就是真的达尔杜弗,而莫里哀扮演的不过是假的达尔杜弗,只有这样一个看似相似的经历来维系彼此之间的联系,内里所具有的真实的品质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因为这假扮,虚伪或者伪善就都不存在了。
一个是真的爱上了主人家的夫人,情真意切,一个是见色起意,欲求饕餮;一个是出于被迫教授乔丹恩喜剧的各种手段以博得爱情,一个确却是扮猪吃老虎企图诈骗主人所有家当;一个一言一行中充满着诗人的狂热激情正面向上的力量,一个举手投足间莫不是弯绕坏肠。
包括乔丹恩,爱弥儿,达尔杜弗,桃丽娜等等在内的这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以及电影里所有与戏剧重合的场景都是这场“出走“里最大的收获。莫里哀与一个后人无法得知的异度空间获取大量生活片段,并报以最大限度的激情和灵感。从而也加深了人们对天才的神秘感的好奇和好奇一定程度被满足之后的了然。影片的美就美在这里,巧也巧在这里。
梦与觉,醉与醒,幻与真,虚与实,显与隐,行与迹,光与影,暗与明,都是生活里的一事两面,泾渭分明却又互相依存。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

莫里哀情史Molière(2007)

上映日期:2007-01-31片长:120分钟

主演:罗曼·杜里斯 法布莱斯·鲁奇尼 劳拉·莫兰特 埃德瓦·贝耶  

导演:洛朗·蒂拉尔 编剧:Laurent Tirard/Grégoire Vigne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