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8-07-20

一日狂徒:不明白,不感动

看过一部莫名其妙的电影像不小心吃下一颗发霉花生,暗骂声shit就算了,然而这一部out of the blue是真令人费解了。原想film review和time out给出四星五星的评价,说excetptional, deeply moving等兴许略有夸张,却不料实际上这样不受用,除了自我安慰说可能是文化差异,忍不住就想到皇帝的新衣。

首先这不是纪录片。虽然导演意图将新西兰史上最大的惨案真实再现于观众眼前,这依旧是一部剧情电影而不是文献纪录。既然是一部电影,要么从商业角度让人想看、觉得好看;要么从艺术角度让人震动、思考或长记于心。前者是好莱坞的拿手好戏自不必说,后者也有诸多二战题材经典如辛德勒名单。平凡生活里的震撼和普通人带来的感动比比皆是,我们不是一定要看血肉横飞或人造眼泪才有感觉,但请给一个由头,这部96分钟的电影到底想说什么?

如果想说一个家里满是书本、不愿意戴眼镜的人是怎么变成一个把冰箱填满子弹、拿枪扫射邻居的凶手,这便是一个严肃话题,就像elephant。然而我们没有看到这个变化的过程或原因,通过他产生幻觉、莫名躁狂的表现,在影片的开始他就已经疯了。结果就是一个精神疾病患者跑出来杀人,像被点着的炮竹一样。可是如果你不交代他是怎么变疯的,花那么多时间展示他的病征有什么意义?

如果想说警方是怎样救援的,那你就等着气死好了。枪击发生半天警察方都没动静,若不是很长时间以后那位73岁老太太豁命报案,恐怕他们一辈子也听不见那巨大的声响。当一个警长与凶手相遇,他的同僚正端着shooter瞄准,生生看着他被杀死,看着凶手离开,依旧在瞄准。一位中枪的女士匍匐在地,艰难挣扎,望着躲在草丛里的警察说:救救我的孩子!警察让她坚持。到夜晚警察再路过那里,她用微弱声音仍在呼救,他让她再坚持。她死了。还有一个老人被击中流血很久以后救护车才来,已经奄奄一息了被医护人员说坚持一下扔在原地。他也死了。也许这些就是当时的实情,但不知道这部电影为什么以“伟大的人道精神”受到好评。

当一个题材含义深远、有很多东西可说时,导演往往什么都不说(或说得很隐晦)。out of the blue若是这样打算,我得到感受如下:

1,90年的新西兰人们遇到突然伤害事件完全不知道要报案。
2,新西兰警察超烂。
3,凶手世代住在这个镇子上,人们只是叫他独居怪人,完全没察觉他精神出现问题,不知道凶案发生自己要不要检讨?

一日狂徒Out of the Blue(2006)

又名:解救风暴

上映日期:2007-04-04片长:103分钟

主演:Karl Urban Matthew Sunderland 

导演:Robert Sar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