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亲的普遍,不仅是结婚,还有谈恋爱,也是相亲的模式。

在五四运动的时候,相亲被视为文化的糟粕,倡导自由恋爱。可《中国式相亲》的出现,让我们意识到,原来传统的婚姻模式依旧这么普遍。与以往父母要求的不同,我们是自己也赞同结婚对象应该门当户对这件事。

至于恋爱对象为什么也是按照条件来找,一则是我们潜意识里还是希望和恋人步入婚姻,二则优秀的标准变得单一。学历、身高、外貌、家庭,当一个人满足这些条件时,我才愿意和对方继续发展下去。还有就是之前在KY上看到的,社交软件给我们一种我的资源很丰富的错觉,既然能够认识这么多人,那为什么不挑选那些外在条件更好的呢?再者为什么平台会设置这些条件,可能是因为这些都很直观可以看到,而一个人幽默、风趣、善良,是很难在线上呈现的。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其实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喜欢适合哪种类型的人,希望对方有什么品质。所以干脆就套用现成的模板。而为什么现成的模板的主要要素是这些呢?可能是因为拥有这些条件的人,在经济上更加可能是比较优渥的,我们现在的主导观念还是要和经济富裕的人在一起。

2. 结婚和爱情不是同一回事,为爱成婚是近代才出现的事情。

在《深度思维》里,淡豹讲述了爱情的历史变迁。爱情至上是近代才出现的事。《欧丽娟讲红楼梦》里,讲到在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正统的,婚姻和爱是没有关联的。子女大多数时候是家族联姻,他们个人的感情是完全不被考虑的,而他们往往也只是家族利益的一枚棋子。在古代,婚姻大事有父母主导,自己是没有权利的。

就像嘉宾说的,爱情是很不稳固的,个人情感的不稳定会影响到婚姻,所以在旧式的婚姻里,会尽量排除掉这部分的干扰。

3. 职场对感情交往是不友好的,大家很难在其他地方遇到爱情,只能在专门的社交网站上。

为什么现在明明大家认识的人更多了,可是还需要社交软件这样的平台来寻找恋爱对象呢?嘉宾们说是因为工作的高工功能性让私人感情的发生变得很困难。但我的感受是,虽然现在技术方便了,每个人的联系似乎变得紧密了,但人其实本身没有变化太多的,他的社交需要没有太大的提高。比如在学校,按理说班上那么多同学,还有隔壁班的,活动啊社团啊也有机会认识很多人。但实际情况是,大家的来往并不密切,很多人大学期间关系好的也就只是室友而已。

而工作之后,常见的情况是,自己看的上的一般而言都已经有主了,而自己看不上的也不会有什么交流。有时候也有两人都挺不错的,之前我的两个同事就来往比较密切,外在条件相当,也很会交际的那种,我们都以为他们会在一起,可后来那个女生有了男朋友,并不是那个男孩子。

为什么现在社交软件会这么普遍?我的一个理解是,现在很多人都远离了熟悉的家乡和朋友,身边亲密的人其实并不多,但人的情感需求是没有变的,或者说,更加强烈了。渴望爱情、渴望亲密,而如果依靠那个人自然而然地出现,实在是太看机会和运气了,社交软件增大了这部分可能性。

4. 爱情需要以某种方式填补我人生功能的某一个欠缺,如果它不能做这个填补的话,那我宁肯不跟他发生任何关系。

现在的爱情箴言是我们在一起之后要变得更好,爱情是要有很多功能意义的。可要知道在以前,爱情并不是以变好为标准的,很多炽热的感情都是对现实有毁灭的,它的发生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角落的夜晚(2021)

又名:In Shade

主演:梁文道 刘擎 周濂 姜思达 陈迪 黄执中 席瑞 陈丹青 李厚 

导演:谷云汉